时间:2017-08-07 15:52:22
1、简答题 用如图1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一)图2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下图可知,E点处的读数为______cm,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另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F/N | 0.196 | 0.294 | 0.392 | 0.490 | 0.588 a/m?s-2 0.25 0.58 0.90 1.20 1.53 |
参考答案:(1)E点处的读数为4.80cm.E点的速度等于DF段的平均速度,则vE=xDF2T=0.040.2m/s=0.20m/s.设两个计数点之间的位移分别为:s1、s2、s3、s4、s5、s6,由图可知:s1=0.006m;s2=0.010m;s3=0.014m;s4=0.018m;s5=0.022m;s6=0.026m,
根据作差法得:
a=s6+s5+s4-s3-s2-s19T2
=0.018+0.022+0.026-0.006-0.010-0.0149×0.01=0.40m/s2.
(2)a-F图线如图所示.
(2)图线不经过原点,且F不为零时,加速度为零.可知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斜面的倾角过小(平衡摩擦力不足).故A、B正确.
故选:AB.
故答案为:(一)4.80,0.20,0.40
(二)(1)如图(2)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开普勒
B.牛顿
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开普勒总结了开普勒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卡文迪许是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人,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光电效应以及相对论,所以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察了物理学史上比较重要的物理学家的生平主要贡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如图所示,使弹簧秤b按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90°角,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动,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是( )
A.a增大,b减小
B.a减小,b减小
C.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
D.a先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对点o受力分析,受到两个弹簧的拉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其中橡皮条长度不变,其拉力大小不变,oa弹簧拉力方向不变,ob弹簧拉力方向和大小都改变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看出b的读数先变小后变大,a的读数不断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电场强度
B.质量
C.温度
D.时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本题中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本题中的电流、电容、质量、温度、时间等;故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就是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B.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C.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动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和所受重力变小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
参考答案:
A、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所以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错误.
B、不接触物体之间也可能有相互作用力,比如两个电荷之间、磁铁之间不接触也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C、把地球上的物体移动到月球上,物体的质量不变,重力减小.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弹性形变时才有弹力产生,所以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弹力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