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15:05:22
1、选择题 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m/s,g取10m/s2,则此时小球受到轻质细杆的力为
A.24N的拉力
B.24N的支持力
C.6N的支持力
D.6N的拉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对通过A点的小球分析,假设杆对小球施加了向下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
,负号说明杆对球是向上的支持力,选项C正确。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做水流星表演时,用绳系着装有水的水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水的质量m=0.5 kg,绳长l=60 cm,求: ,g 取 10m/s2.
(1)若水桶转至最高点时水不流出来,求水桶的最小速率.
(2)若在最高点时水桶的速率 v ="3" m/s ,求水对桶底的压力大小.
参考答案:m/s? 2.5N
本题解析:(1)在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2)设水对桶底的压力大小为F,则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求解第二问题,研究对象选择水,不要把绳子拉力分析进去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 )
A.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运动轨迹该点的切线方向
C.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椭圆,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有关,与行星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变加速曲线运动,加速度方向时刻不改变,速度方向始终为运动轨迹该点的切线方向,故B错误;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故C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磁现象,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和物理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B.a、b、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c>ab>aa
C.a、b、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vc
D.a、b、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C>Tb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可知
,a、c的角速度相同,加速度a=
,
,AB错;由线速度公式
可判断
,v=wr,
,C错;周期
,C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AB是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在下端B与水平直轨平滑相切,如图10所示。一小木块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最后停在C点。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小木块的质量为m,小木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水平直轨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求:
(1)小木块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和水平轨道的C点时,所受轨道支持力NB、NC各是多大?
(2)B、C两点之间的距离x是多大?
参考答案:(1)NC=mg(2)
本题解析:(1)? 3分
? 1分
NC=mg? 2分
(2)? 2分
? 2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在最低点属于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因此支持力和重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