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18:00:56
1、选择题 右图是某小组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因数所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一质量为M的长直木板,B为木板上放置的质量为m的木块,Q为木块右端连接的一弹簧测力计。实验时用力将A从B的下方抽出,通过Q的读数即可测出动摩擦因数。若实验条件较为理想,则(?)
A.只有将木板A匀速抽出才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B.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
C.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通过该方法可测得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将木板A加速、减速或匀速抽出,A对B的摩擦力力Ff是相同的,以B为研究对象Q对B的拉力与A对B的摩擦力平衡,所以均能从Q上读取稳定读数,故A错误;B正确;在根据可求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所以C正确;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无法求出,故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某弹簧的倔强系数k=5×103N/m,当它伸长2.5cm时,产生的弹力是______,在受到100N的拉力作用时,它要伸长______.
参考答案:根据公式k=△F△x,可知F=kx=5×103N/m×2.5cm=125N;
根据F=kx,将F2=800N带入数据解得,x=Fk?=1005×103m=0.02m=2cm
故答案为:125?N;2?c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小题1:如图甲、乙所示是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时的情形。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mm。游标卡尺读数为__?_mm。小题2:在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
确(?)
A.长木板要适当倾斜,以平衡小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B.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D.利用纸带上的点计算小车的速度时,应选用纸带上打点均匀部分进行计算
参考答案:
小题1:6.723mm(6.722—6.725)? 30.35
小题2:AD
本题解析:(1)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mm+0.223mm=6.723mm。根据游标卡尺读数规则,游标卡尺读数为30mm+7×0.05mm=30.35mm。
(2)每次实验不必须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须保持一致,选项B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纸带上打出的部分点迹如图所示.若重物的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打B点到打D点的过程中,
(1)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2分);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B=?(2分);
(3)该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有?(4分)(至少答出两种原因)
参考答案:(1)mg(S2+ S3)? (2分)?
(2)(S1+ S2)/2T? (2分)? (3 ) 测量S1、S2 ...时不准确;纸带运动时与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重锤下落时有空气阻力。(每写对一个原因得2分,该空满分为4分)
本题解析:(1)由重力做功mgh可知重力势能减小量为mg(S2+ S3)
(2)B点瞬时速度可根据AC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去求 (3 ) 测量S1、S2 ...时不准确;纸带运动时与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重锤下落时有空气阻力。(每写对一个原因得2分,该空满分为4分)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插针间距适当大些
C.插针间距尽量小些
D.入射角尽量大些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本实验用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插大头针时应尽量把它们插直,且保持较大距离,以减小所画光线的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实验偶然误差的最常用办法,A、B对,C错.为减小实验误差,入射角适量大些,但不要太大,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