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5 17:58:22
1、选择题 下面证明分子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中,哪个是错误的?(?)
A.两块铅块压紧以后能连成一块,说明存在引力
B.固体、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存在斥力
C.碎玻璃不能再拼成一整块,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拉断一根绳子需很大力气说明存在引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块铅块压紧后能连成一块、绳子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因此选项A、B、D说法都是符合事实的.碎玻璃再拼在一起,分子间距离比10r0大得多,不能达到分子引力和斥力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说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微弱,所以两块玻璃很难拼成一块.因此,正确选项是C.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12分)如图所示是某公园中的一项游乐设施,半径为R=2.5m、r=1.5m的两圆形轨道甲和乙安装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水平轨道CD相连,现让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10kg的无动力小滑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刚好可以滑过甲轨道后经过CD段又滑上乙轨道后离开两圆形轨道,然后从水平轨道飞入水池内,水面离水平轨道的高度h=5m,所有轨道均光滑,g=10m/s2.
(1)求小球到甲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v.
(2)求小球到乙轨道最高点时对乙轨道的压力.
(3)若在水池中MN范围放上安全气垫(气垫厚度不计),水面上的B点在水平轨道边缘正下方,且BM=10m,BN=15m;要使小滑车能通过圆形轨道并安全到达气垫上,则小滑车起始点A距水平轨道的高度该如何设计?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1)在甲轨道最高点P有:
? (1分)
? (1分)
(2)从甲轨道最高点P到乙轨道最高点Q,由动能定理:
? (2分)?
在Q点:
? (1分)
联解上两式:
? (1分)
(3)设刚好过P点,下落高度为
,
从A到P,由动能定理
?
? (2分)
所以,
?①
又:设物体到水平台右端E点速度为
,
从E平抛刚好到M点:

解得
? (1分)
从E平抛刚好到N点:

解得:
? (1分)
要使物体落在MN范围,
从A到E,由动能定理
则
?②
由①②得:
? (2分)
点评:难题。本题中的易错点为把能落到M点是对应的高度认为是最小高度,但此高度不能保证小车通过甲圆形轨道。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不变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物体的内能是指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所有分子的势能之和,它与分子热运动的能量状态相对应,内能的改变量可用做功和热量传递的多少量度。因此不能说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因为尽管物体的内能大,若物体的内能不改变或不发生热传递,仍不能衡量热量的多少,所以选项B错误。同理,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温度越高,只能表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所以选项C正确。温度不变,表明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没有改变,但分子势能可以改变,因此内能可能改变,答案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采用绝热(即不交换热量)的方式使一定量的气体由初态A变化至终态B,对于不同的绝热方式,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气体所做的功不同
B.对气体所做的功相同
C.对气体不需做功,因为没有能量的传递
D.可以确定A状态的内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系统在吸收热量时内能一定增加
B.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
C.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说明此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而不存在斥力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系统在吸收热量时内能不一定增加,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选项B正确;分子间的距离为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作用力的合力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此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存在,选项D错误;故选BC.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布朗运动;分子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