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07:49:27
1、填空题  物体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第二秒内通过10m,第三秒内通过24m后停下,则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m/s。
参考答案:17 m/s? 13 m/s
本题解析:后两秒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点评:在求解平均速度时,一定要对应其运动过程,找出要求过程中的位移和时间,然后用比值求出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同学在学校宽为25m的泳池进行50m仰泳比赛中,若测得他(可视为质点)游完全程的时间为100s,则他在这50m仰泳中( ? )
A.位移和路程分别是50m、50m?
B.位移和路程分别是25m、50m 
C.平均速度大小为0.5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0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路旁两根相距50m的电杆共用5s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线杆时的速度是15m/S,则经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
A.2m/s
B.10m/S
C.2.5m/S
D.5m/s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点: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
,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物体经过两根电线杆的平均速度为: ?①
?①
由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②
?②
联立①②两式代入数据得:v1=5m/s,即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5m/s,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推论公式的应用,对于这些推论要会正确推导,明确其适用条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v=
| △x △t | 
| △x △t | 
参考答案:A、根据速度定义式v=△x△t,当△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A正确.
B、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个小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如图所示,vB表示B点瞬时速度,v表示AE段的平均速度,则vB和v的关系是(  )
A.vB=v
B.vB>v
C.vB<v
D.以上三个关系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若从A点静止下滑,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则B点为中间时刻位置.现在A点的速度不为零,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大于1:3,则AE段的中间时刻在B点的后面,所以vB<v.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