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3:05:28
1、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R2=8Ω.当电键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那么当电键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 )
A.0.28A
B.0.25A
C.0.22A
D.0.19A
参考答案:当电键S接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则根据欧姆定律得知:路端电压U1=I1R1=10×0.2V=2V.
A、当电键S接位置2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28A,根据欧姆定律得到,路端电压U2=I2R1=0.28×8V=2.24V.但是由于R2<R1,路端电压减小,不可能增大,所以U2<2V,则电流表的示数不可能是0.28A.故A错误.
B、当电键S接位置2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25A,根据欧姆定律得到,路端电压U2=I2R1=0.25×8V=2V.但U2<2V,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可能是0.25A.故B错误.
C、当电键S接位置2时,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22A,根据欧姆定律得到,路端电压U2=I2R1=0.22×8V=1.76,可见U2<2V,而且外电路减小,电路中电流大于0.2A,则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0.22A.故C正确.
D、由于R2<R1,当电键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大于0.20A.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均匀金属圆环总电阻为2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圆环.金属杆OM长为l,电阻为,M端与环紧密接触,金属杆OM绕过圆心的转轴O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动,当电阻为R的一段导线一端和环连接,另一端与金属杆的转轴Ο相连接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线R电流的最大值为
B.通过导线R电流的最小值为
C.OM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为
D.导线中通过的电流恒为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OM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为;由图可知,当M点转到与电阻R的接触点时,电路的电阻最小,通过R的电流最大,,最大电流
;当M点转到与电阻R的接触点的正上方时,电路电阻最大,此时电流最小,最大电阻为
,最小电流为
。选项AB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电源内阻为r,串联的固定电阻为R2,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是R1,电阻大小关系为R1=R2=r,则在滑动触头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流先减小后增大
B.电路的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
C.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滑动变阻器R1上消耗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A、当滑动变阻器从a→b移动时R1作为并联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流是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
B、路端电压U=E-Ir,因为电流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故B正确;
C、当R外=r的时候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当滑片在a端或者b端的时候 电路中R外=r 所以输出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的,故C错误;
D、串联电路 当R<R2时,电阻越大消耗的P越大,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用电流表(内阻约4 Ω)和电压表(内阻约3 kΩ)测量电阻R的阻值.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到电路中,进行多次测量.按照图甲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4.6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50 V;按照图乙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5.00 mA,电压表的示数是2.30 V.比较这两次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从两种方法测量结果数值变化分析,电压的变化与原电压的比为(2.50-2.30)/2.5=0.08,电流的变化与原电流的比为(5.00-4.60)/4.60=0.087>0.08,说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大,宜选择电流表内接法,计算电阻的值为2.50 V/4.60×10-3 A="543" Ω,这种测量方法等于将电流表内阻作为测量电阻的一部分,故测量值偏大.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个标有“6V、3W”的灯泡,不考虑其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求:
小题1:它的电阻为多大?正常工作时电流多大??
小题2:现给定一电动势为9V,内阻为0.4Ω的电源与灯泡相连,要想使灯泡正常发光,应在电路中串联一多大阻值的电阻?
参考答案:
小题1:
小题2:
本题解析:
(1)?得?
?2分
?2分
(2)由?解得
?5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