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3:00:42
1、选择题 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s1时,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两石块同时落地.则塔高为
A.s1+s2
B.
C.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设塔高为h,先求出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s1时的速度,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的时间,石块A继续下落的时间等于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的时间,再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设塔高为h,
石块A自塔顶自由落下s1的时间为:
此时A石块的速度为:
石块B自离塔顶s2处自由落下的时间为:
石块A继续下落的时间等于t2,
则:h-s1=
带入数据解得:h=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减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保持速度不变.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参考答案: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340m/s,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
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2L-v1×5=v2×5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为L′=L-v1×15
同理:2L′-v1×3=v2×3?
即:2(L-v1×15)-v1×3=v2×3
由①③两式可得:v1=v214=24.3m/s
v1=24.3m/s=87.5km/h,小于110km/h,故客车未超速.
答:客车没有超速行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s与t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的大小由s/t 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故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保持不变,若角速度变为原来的4倍,则所受的向心力是原来的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的x-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t=0时,A、B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为0
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比B质点快一些
C.当t=t1时,两质点的位置相同
D.在t=t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根据斜率比较两物体速度的大小.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
解答:
A、由图象的斜率可知,t=0时,A、B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不为0.故A错误.
B、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说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即A质点运动比B质点快.故B正确.
C、当t=t1时,两质点的纵坐标相同,说明两质点的位置相同.故C正确.
D、在t=t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不相等,仍然是A的速度较大.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纵坐标x表示物体的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x表示物体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