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2:27:46
1、实验题 某同学在老师讲完电化学知识以后,自己在家做了一个水果电池,该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水果电池与一般干电池的电动势、内阻较为接近,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池的实验。实验原理如下图中的甲、乙所示,应该选择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U、I数据,依据U、I数据绘得的图象如图,则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参考答案:乙;1.6V;1.2
本题解析:因为水果电池与一般干电池的电动势、内阻较为接近,故应该采用乙电路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由U-I图线读出电动势为1.6V,内阻为。
考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0为定值电阻,R为可变电阻,且其总阻值R>R-0+r,则当可变电阻的滑动触头由B向A移动时( )
A.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小
B.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大
C.R0上功率越来越小,R上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D.R0上功率越来越小,R上功率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外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大,电路的总电流逐渐的减小,由P=I2r可知,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越来越小,所以A正确,B错误.
C、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外电路的总电阻也变大,电路的总电流逐渐的减小,由P=I2R0可知,R0上功率越来越小,当R=R-0+r的时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由于R>R-0+r,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断增大的过程中,R上功率先变大后变小,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简答题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边长L=0.1m、电阻R=8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以ab边为轴匀速转动,其角速度ω=20rad/s,求:
(1)在图示位 91EXAm.org置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E
(2)在图示位置时,cd两点间的电势差Ucd
(3)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
π 2 |
参考答案:(1)在图示位置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 E=BSω=1×0.12×20V=0.2V
(2)cd两点间的电势差Ucd为
? Ucd=34E=0.15V
(3)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π2的过程中,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 E=△Φ△t=BS14×ω2π=8×1×0.12×3.1420V=0.01256V
? 则I=ER=0.012568A=0.00157A
答:(1)在图示位置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E为0.2V.
(2)在图示位置时,cd两点间的电势差Ucd为0.15V.
(3)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π2的过程中,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为0.00157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现在把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并联的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1与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B.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C.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D.特性曲线在Ⅲ区,P1<P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把和
并联在电路中,并联的总电阻R比
和
都小,则R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大于
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则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Ⅰ区.
和
并联在电路中,电压相等,由图读出流过电阻R1的电流较大,则功率P1>P2.故选C
点评:本题首先要从数学角度理解图线的物理意义:斜率越大,电阻越小.其次抓住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B、C是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按图示方式连接都能正常发光,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则三个灯亮度变化是
[? ]
A.A、B灯比原来亮,C灯变暗
B.A、B灯比原来暗,C灯变亮
C.都比原来亮
D.都比原来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