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7 11:54:34
1、选择题 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2:3
B.1:3:5
C.1:4:9
D.1:1:1
参考答案:根据h=12gt2得,物体下落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t知,它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第3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计算题 神舟十号于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手控交会对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新高度,是中国航天强国梦的新起点。据预测,2020年前后,中国将走进更强大的太空时代。假设中国宇航员在某行星上从高75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测得在下落最后1s内所通过的距离为27m.求:
(1)重物下落的总时间;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1)5s;(2)6m/s2。
本题解析:设重物下落的时间是t,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h= ?①
h- x1=??②
解得:t=5s?③
g′=6m/s2?④
评分标准:每式3分,共12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一矿井深为125m,在矿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矿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
(1)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参考答案: (1)0.5s;(2)35m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设第一个小球下落到井底用时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
h=gt2,则得 t=
=
s=5s
设相邻小球下落时间间隔为T,由题意知 t=10T,联立解得 T=0.5s
(2)由以上计算可知,当第一个小球到达井底时第三个小球刚好下落t1=4s,第5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t2=3s
故△H=H3-H5= g(t12-t22)=
×10×(42-32)=35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平均速度定义式为,当
极短时,
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下列哪种物理方法?
A.等效替代法
B.微元法
C.控制变量法
D.极限思想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极短时,即
趋近于零时,
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利用了极限思想法,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若从砖墙前的某高处使一个石子由静止自由落下,用照相机拍摄石子再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AB.已知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15s,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试估算这个石子是从距离位置A多高处自由落下的?(g=10m/s2)
参考答案: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x△t=2×6×10-20.015m/s=8m/s
可近似将此速度看成是石子到A点时的瞬间速度,取g=10m/s2
根据v2-0=2gh
解得:h=3.2m
答:这个石子是从距离位置A3.2m高处自由落下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