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弹力》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7-27 11:53:2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
B.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
C.所有弹力的大小都与引起该弹力产生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点:弹力.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
(1)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直接接触的物体要施加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性质及物体的型变量有关.
解答:解: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错误;
B、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所以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发生了形变;故B正确
C、在弹性限度内,只有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并不是所有弹力的大小都与引起该弹力产生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下端悬挂500N重物时,总长为22cm,悬挂750N重物时,总长为23cm,该弹簧劲度系数为(  )
A.2.5×104N/m
B.7.5×104N/m
C.5×104N/m
D.1.25×105N/m


参考答案:重为50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的弹力F1=500N.
? 当重为750N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的弹力F2=750N,
根据胡克定律F=kx得:F1=k△x1=k(L1-L0),F2=k△x2=k(L2-L0),
代人数据解得:L0=20cm,k=2.5×104N/m.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针对书和桌面的受力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
B. 书受到的支持力、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弹力
C. 书受到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书的重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________的图象.
(4)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1) BCD(2)M?m (3)
(4)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5)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本题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木板垫高,A错;(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M?m,才能保证绳子的拉力等于砝码的重力(3)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4)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5) 两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


参考答案:105.00?3.200(3.198-3.202)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里出西施.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