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08:26:50
1、计算题 一辆卡车,它急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大小是5m/s2,如果要求它在急刹车后22.5m内必须停下,假设卡车刹车过程做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它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在此刹车过程中所用的时间?
(3)在此过程中卡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解:(1)根据运动学公式:
∴
, 
(2)
(3)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3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2s内的位移是10m
B.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4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
参考答案:A、根据关系式x=3t+2t2,得到质点在前2s内的位移x2=3×2+2×22(m)=14m,前1s内的位移x1=5m,则第2s内的位移是x=x2-x1=9m.故A错误.
? B、根据关系式x=3t+2t2,得到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x3=3×3+2×32(m)=27m,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v=x3t3=9m/s.故B错误.
? C、将x=3t+2t2?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12at2对照,得到初速度v0=3m/s,加速度a=4m/s2.由推论△x=aT2,得到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4×12m=4m.故C正确.
?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4×1m/s=4m/s.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第7 s内的位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4 m,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 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1)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辨析题: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
| 启动加速度a1 | 4m/s2 制动加速度a2 8m/s2 直道最大速度v1 40m/s 弯道最大速度v2 20m/s 直道长度s 218m |
| v1 a1 |
| v1-v2 a2 |
参考答案:不合理.
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v1a1=10s,
t2=v1-v2a2=2.5s,
所以加速距离
s1=v12t1=200m,
s2=v1+v22t2=75m,
总位移s1+s2=275m>s.故不合理.
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
则:v22a1+v2-v222a2=s
解得:v=36m/s
又加速的时间为t1=va1=9s
减速的时间为t2=v-v2a2=2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t=t1+t2=11s.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轻绳长L=1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A的质量m1=2kg,B的质量m2=8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g=10m/s2).
(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
(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静止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1)设绳刚要拉断时产生的拉力为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物体有:
F1-μm1g=m1a
代入数值得
a=2m/s2
对AB整体分析有:
F-μ(m1+m2)g=(m1+m2)a
代入数值计算得F=40N;
(2)设绳断后,A的加速度为a1B的加速度为a2,则有
a1=μm1gm1=2m/s2
a2=F-μm2gm2=40-0.2×8×106m/s2=3m/s2
A停下来的时间为t=va1=1s
A的位移为:x1=v22a1=1m
B的位移为:x2=vt+12at2=2×1+12×3×12m=3.5m
则此时AB间距离△x=x2+L-x1=3.5m
答:(1)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为40N.
(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静止时,A、B间的距离为3.5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