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7 08:02:25
1、选择题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力的大小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力的物质性,即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特性;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
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两个物体不直接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比如电场力、磁场力等等.故A错误.
B、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发生的,说明力的作用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故B错误.
C、力有两个作用效果: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天平能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测量力,力由弹簧秤测力计测量.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概念、力的物质性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四组单位中,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A.m、N、s
B.m、kg、s
C.kg、J、s
D.m、kg、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解答:A中的N是导出单位,C中的J是导出单位,D中的N是导出单位,所以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B.
故选B.
点评: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这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谁,它们在国际单位制分别是谁,这都是需要学生自己记住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哪些正确
A.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B.水平面对静止物体的支持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的
C.重力越大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
D.重力越大的物体受到支持面的支持力越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绳的拉力一定沿绳的方向,只有竖直悬挂的绳子,它的拉力才是竖直方向上的.物体的重力与对其他物体的压力或受到的支持力之间无任何必然联系.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物体的质量是A物体质量的2倍,B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B=2N,A物体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3s末时的加速度是初始时的1/3倍
B.B物体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s后,A、B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在最开始时,A与B是一起向右运动的,所以A与B的速度是相同的;由于FA逐渐减小,A、B刚好分离的状态就是A与B的加速度相同,而后A的加速度就小于B的加速度,直至为0后又反向加速.所以A、B刚要分离时,有aA=aB,且A,B间的弹力为0,所以有FA=
,则t=4s.
解答:对于A、B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A+FB=(mA+mB)a
设A、B间的作用为FN,则对B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N+FB=mBa
解得:FN=
N,
当t=4s时FN=0,A、B两物体开始分离,此后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A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t=4.5s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t>4.5s后,A所受合外力反向,即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当t<4s时,A、B的加速度均为a=
.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连接体问题,会选择研究对象并对其受力分析,明确两物体分离的力学特征是两者弹力为0.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关于力的认识,下述正确的是
A.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的运动一定受到某一个力的作用
C.有的物体本身就有力,这个力可以不是别的物体施加的
D.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但是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
C、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本身不能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故C错误;
D、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们对力的基本概念的认识,说法简单,却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