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2:29:19
1、选择题 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s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出,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时走时停
A、有图象可知,乌龟从t=0时刻出发的,兔子从t=时刻出发的;错误
B、位移图象中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表示静止;错误
C、在0~T5时间内,乌龟的位移比兔子的位移大,所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正确
D、虽然兔子在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由图象看出并不是它的速度小,是由于在~
时间段乌龟休息了,所以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错误
故选C
点评:容易题。位移图象不仅能反映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情况,还能反映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位移图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速度的大小.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A.两物体同时出发
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乙物体运动中的瞬时速度要大些,但全过程(0-25s内)的平均速度要小些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有图像可知它们的出发点相距20m,乙开始运动时甲已经有一段位移了,所以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间距大于20m。AB错,根据图像可知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D对;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由此可知乙的速度较大,相遇时甲的位移为20m运动了25s,平均速度为0.8m,乙的位移为40m,运动时间为15s,运动的平均速度较大,所以C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对运动图像要理解图像与坐标轴交点、面积、斜率和交点的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 t=2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乙在0-10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出发地点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在10-20s内,甲 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t=20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t=30s时, 乙的位移仍小于甲的位移,未追上甲.
A、由图可知乙在0-10s内速度为零,甲先出发,但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出发地点相同,则乙可以追上甲.故A错误.在10-20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乙的前方,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在t=20s时刻两者距离最大.故B错误,C正确.在20s前,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在20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正确,
点评:在追击相遇问题中,往往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或最近.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2-20(原图2-27)所示,A、B两棒各长1m,A吊于高处,B竖直置于地面上,A的下端距地面21m,现让两棒同时开始运动,A自由下落,B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若不计空气阻力,求:(g="10" m/s2)
⑴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的高度;
⑵两棒的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5]
参考答案:(1)5m
(2)?
本题解析:⑴以A棒为参照物, B相对 A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相对速度为:m/s,
由题意知,B棒上端与A棒的下端的距离为s1=(21-1)m=20m,因此从开始运动到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的时间为:s=1s,
t1时间内A棒下落的高度为:m=5m,
所以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时,A棒的下端离地的高度为h=(21-5)m=16m。
⑵从两棒的一端开始相遇到另一端分离,B相对 A的位移大小为s2=2m,所以两棒的一端相遇到另一端分离所经过的时间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C.在0~5s的时间内,t=5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
D.物体c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2m/s2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