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2:26:16
1、选择题 劲度系数为20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s内振子作了1.75次全振动
D.在0~4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cm,位移为0
参考答案:A、由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cm,所以弹力F=-kx=-5N,即弹力大小为5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过A点作图线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B正确.
C、由图可看出,t=0、t=4s时刻振子的位移都是最大,且都在t轴的上方,在0~4s内经过两个周期,振子完成两次全振动,故C错误.
D、由于t=0时刻和t=4s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所以在0~4s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0.5cm,在0~4s内振子完成了2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2×4×0.50cm=4cm,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2010·淮安模拟)如图12-2-6所示为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由此可知该波沿________方向传播,该时刻a、b、c三点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加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________点,若t=0.02 s时,质点c第一次到达波谷处,则此波的波速为________m/s.
参考答案:x轴正 a c c 100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A、B间的距离为3m,如图甲所示。若质点B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质点A的振动图象为丙图中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乙可知该简谐横波的周期T=4s,所以波长λ=vT=4m。又因为波是由A向B传播,所以A点处质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到B点处需要3s钟,也就是说图乙中质点B在3s时的振动形式应该是质点A在t=0s时的振动形式,而由图乙3s时质点B在波峰,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同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他们通过下一路标的速度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我们可以定性地进行分析:因为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都比甲大,所以相对时间内它的位移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大;而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以比甲小的速度在运动,所以在相等时间内它的位移比甲小,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最终大家的速度都相等).
解答:由于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小;
? 而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大.
? 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故选B.
点评:该题可以通过平均速度去解题,也可以通过画v-t图象去分析,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即为位移.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物体以12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滑行,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m/s?2,经20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A.80m
B.90m
C.100m
D.110m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做物理题不能光直接的进行数学运算,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正确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判断物体在所给的20s时间内是否停止运动,不能盲目的直接代入公式求解,容易导致错误.
解答:物体减速为零的时间为:,因15s<20s,故经过20s物体早以停止运动.
所以其位移为:,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存在“刹车陷阱”,对于在摩擦作用下的减速运动,在求给定的时间内的位移时,一定要判断在给定的时间内物体是否停止运动,不能盲目的利用公式直接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