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2:15:12
1、选择题 (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原子核AZX与氘核2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 )
A.A=2,Z=1
B.A=2,Z=2
C.A=3,Z=3
D.A=3,Z=2
2、计算题 (2009·江苏高考)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克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1)中微子与水中的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
n)和正电子(
e),即
中微子+H→
n+
e
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和0
B.0和1
C.1和0
D.1和1
(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γ),即e+
e→2γ
已知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都为9.1×10-31 kg,反应中产生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________J.正电子与电子相遇不可能只转变为一个光子,原因是________.
3、选择题 下列各核反应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 ]
A.
B.
C.
D.
4、选择题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正确的是:
A.+
→
+
H
B.Be +
He →
C +
n
C.+
→
+
D.+
→
+
e
5、选择题 用中子轰击铝2411AL,产生钠Na和x;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