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2:08:31
1、选择题 (根据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题第18题改编)用a、b两束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图示的干涉图样,其中甲图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乙图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则关于a、b两束单色光,下述正确的是( )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水中a光传播的速度较大
C.若a光刚好发生全反射现象,则b光一定没有发生全反射现象
D.若a光是氢原子从n=2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参考答案:A、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则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根据E=hγ知,a光子的能量较小.故A错误.
? B、a光的频率小,则折射率小,根据v=cn知a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较大.故B正确.
? C、sinC=1n,知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a光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则b光一定发生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
? D、a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子的能量,从n=2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6分)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C.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D.分别用红光和绿光在同一装置上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E.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
参考答案:BDE
本题解析: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A错;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稳定的电场,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单色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其中S为单缝、S1、S2为双缝,且三条缝互相平行,缝S到S1、S2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S的作用是为了增加光的强度
B.双缝S1、S2的作用是为了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线状光源
C.当S1、S2发出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光的波长1.5倍时,产生第二条亮条纹
D.当S1、S2发出的两列光波到P点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时,产生中央亮条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C为光屏,当他让一束阳光照射A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 ).
A.单缝S太窄
B.单缝S太宽
C.S到S1和S2距离不等
D.阳光不能作光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双缝干涉中单缝的作用是获得线光源,而线光源可以看做是由许多个点光源沿一条线排列组成的,这里观察不到光的干涉现象是单缝太宽,得不到线光源.从S1、S2得不到相干光源.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4分)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2条亮纹的中心时(如下图甲中的A),游标卡尺的示数如下图乙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第6条亮纹的中心时(如图丙中的B),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已知双缝间距d="0.5" mm,双缝到屏的距离L="1" m.则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6.6×10-7 m?图乙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1.250 cm,图丁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1.775 cm,根据波长计算公式可得,所测光波的波长为6.6×10-7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本题解析:图乙中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读数为0.05×10=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250cm.
图丁中主尺读数为17mm,游标读数为0.05×15=0.75mm,所以最终读数为1.775cm.
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减小测量的误差.根据△x=
,知λ=
=6.6×10-7m.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