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1:36:36
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影子边缘发虚,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
B.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时,可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个偏振片来减少反射光
C.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看上去呈淡紫色,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
D.凸透镜把阳光会聚成边缘带彩色的光斑,“彩色边缘”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物体的影子边缘发虚,是由于光传播过程中在绕过障碍物的边缘时发生的衍射现象造成的,A错;光在介质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会产生偏振现象,反射光和折射光是不同的偏振光,在镜头前加上合适的偏振片可以过滤一部分反射光,B正确;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看上去呈淡紫色,是由于镜头上的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干涉所致,C错;凸透镜边缘的构造类似于三棱镜,彩色边缘是不同色光折射率不同而被分开产生的,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如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意见正确的是( )
A.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P1、P2的像
B.为减少测量误差,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应尽量大些
C.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D.若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较大时,有可能在bb′面发生全反射,所以在bb′一侧就看不到P1、P2的像
(2)图1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光学面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2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
参考答案:(1)C?(2) d e
本题解析:(1)若P1、P2的距离较大时,仍然能通过玻璃砖看到像,A错误,实验时入射角不能太小(接近零度),否则会使测量误差加大;也不能太大(接近90°),否则会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B错误,为了减少作图误差,P3和P4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以减小确定光路方向时出现的误差。C正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无论P1、P2连线与法线NN′夹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D错误
故选C
(2)连接dc,ec,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和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小,对应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时,ec连线与入射光平行,误差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实验的原理,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误差.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4分)(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光是纵波
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
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
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__(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__(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参考答案:(1)D (2)暗条纹 变宽
本题解析:(1)光是横波,选项A错;激光在介质中的波长为λ=
,不同介质n不同,所以波长不同,选项B错;产生干涉的条件是频率相同,选项C错;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选项D正确.
(2)因为
=
,即半波长的奇数倍,所以出现暗条纹.根据条纹间距公式Δx=
λ,当单色光的波长变长时,条纹间距变宽.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 ? )
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
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先后用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在屏幕上相邻的两条亮纹间距不同,其中间距较大的那种单色光比另一种单色光( )
A.在真空中的波长较短
B.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大
C.在玻璃中传播时,折射率较大
D.其光子的能量较小
参考答案:A、根据△x=Ldλ知,光间距较大,则光的波长较长.故A错误.
B、光的波长长,则频率小,根据E=hv知光子能量小.光的频率小,则折射率小,根据v=cv知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大.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