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1:35:09
1、计算题 (9分) 将煤块A轻放在以2 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 m的因相对运动而形成的擦痕.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初速度不变、加速度大小为1.5 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煤块B轻放在传送带上,g=10 m/s2,则:
(1).皮带与煤块间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 煤块B在皮带上的最长擦痕为多少?
(3). 煤块B停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擦痕起点间的距离为多少?
参考答案:0.05 1 m m
本题解析:煤块A在传送带上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加速时间为t,则vt-at2=4 m,at=2 m/s,所以a=0.5 m/s2 ,μ=0.05
(2).若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设煤块B的加速度时间为t1,有v1=at1=v-a′t1.所以t1=s=1 s
此时煤块B在传送带上留下的擦痕长为l1=x传送带-x煤块=(vt1-=2×
1 m-×1.5×12 m-
×0.5×12 m=1 m
(3).因传送带提供给煤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小于1.5 m/s2.故煤块相对传送带向前滑,到传送带速度减为零时,有v1=a′t2,v2=v1-at2,l2=x煤块-x传送带=m
传送带停止运动后,煤块继续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则l3= m,所以Δl=l1-l2-l3=
m
考点: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把小球放在竖立的弹簧上,并把球往下按至A位置,如图甲所示。迅速松手后,球升高至最高位置C(图丙),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处于原长(图乙)。忽略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则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位置B时小球的加速度为0
B.经过位置B时小球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经位置B时,小球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A错误;在运动到B位置之前,弹簧的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的加速度为零,那时速度最大,B错误;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弹簧的弹力做功,只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小球、地球、弹簧所组成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正确,D错误。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如图所示,长为L=8m、质量为M=4kg的长木板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有一个大小可忽略,质量为m=1kg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物块与木板处于静止状态,物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用外力固定木板,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8N,使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起来,求:
(1)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从木板左端运动到右端经历的时间;
(3)若不用外力固定木板,对物块施加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2N,求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4m/s2(2)2s; (3)0.4m/s2
本题解析:(1)对木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a=4m/s2
(2)根据,解得
(3)M只靠摩擦力作用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当力F=1N时,假设两者不产生滑动,则整体的加速度为
故两者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0.4m/s2一起加速运动.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运动员握住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
A.f1向下、f2向上,且f1=f2
B.f1向下、f2向上,且f1>f2
C.f1向上、f2向上,且f1=f2
D.f1向上、f2向下,且f1=f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匀速”二字可以判定运动员在上攀和下滑杆时都处于动平衡状态,把运动员作为一个质点受理分析,他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外,一定还受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故C正确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如图所示,甲、乙球通过弹簧连接后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丙、丁球通过细绳连接后也用绳悬挂天花板.若都在A处剪断细绳,在剪
断瞬间,关于球的受力情况,下
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球只受重力作用
B.乙球只受重力作用
C.丙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
D.丁球只受重力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当在A处剪断时两球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加速度为g,此时弹簧中的力不变,对A B球都会有力的作用故A B错,绳在松弛状态不能提供力,假设绳中有拉力,则丁的加速度会大于g而丙的加速度会小于g,则两球会相互靠近,绳则松弛,假设不成立,故绳中无拉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