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0 21:28:13
1、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验的部分原理是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那么:
(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弧形斜槽必须尽可能的光滑
B.弧形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必须测量出小球的质量m
D.小球每次必须从同一高度处滚下
(2)实验中测得弧形斜槽末端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斜槽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弧形斜槽末端的水平距离为s。则当s2与H、h的理论关系满足s2=_____________时,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3)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实验结果不满足理论计算得到的s2-h关系,该同学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摩擦和空气阻力等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小球的大小,因此又用游标卡尺测了小球的直径,其结果如图所示。关于该同学认为“小球的大小”对结果有影响的分析,你认为正确吗?______________。(不需说明理由),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m。
参考答案:(1)AB
(2)4Hh
(3)正确,20.15(20.10或20.2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I小明利用透明直尺和光电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有不透光物体从光电门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所用的光电门传感器可侧的最短时间为0.01ms.将挡光效果好、宽度为d=3.8×10-3m的黑色磁带若干段贴在透明直尺上,让直尺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井使其竖直通过光电门.某同学测得各段黑色磁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i与高度差△hi,并将部分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取g=9.8m/s2,表格中M为直尺质量)
实验次序 | △ti(10-3s) | vi=
| △Eh=
| △hi(m) | mg△hi 1 1.21 3.13 ----- ----- ----- 2 1.15 3.31 0.58M 0.06 0.58M 3 1.00 3.80 2.24M 0.23 2.25M 4 0.95 4.00 3.10M 0.32 3.14M 5 0.90 ______ ______ 0.41 ______ |
参考答案:(1)第5点速度为:v5=d△t5=3.8×10-3m0.90×10-3s≈4.22m/s
从第5点到第1点间动能的增加量为:△Ek=12Mv25-12Mv21=12×M×(4.222-3.132)≈4.00M;
从第5点到第1点间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Ep=Mg△h5=M×9.8×0.41≈4.01M;
(2)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g△h=△Eh,故△Eh一△h的图象是直线,故C正确;
故答案为:(1)4.22;4.00M;4.01M;(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所打纸带如图所示。若通过测量纸带上某两个点的间距计算瞬时速度来进行验证,设已测得点2到点4的间距为s1,点O到点3的间距为S2,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重物开始下落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点3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实验后,s1,s2和T应满足的关系为T=____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下,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有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参考答案: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故有:△EP=mghOB=1.22mJ;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B点的速度为:vB=hAC2T=1.55m/s
所以动能的增量为:△Ek=12mv2B-0=1.20mJ
由于重物带动纸带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还受到较大的阻力,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由于阻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小除了转化给了动能还有一部分转化给摩擦产生的内能,因此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故答案为:1.22m,1.20m,大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简答题 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一些操作:
(A)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
(B)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C)从打上点的纸带中挑出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D)用所选纸带求打某点时对应的重物下落的速度V,用v=gt计算,其中和t为从打第1点到打该点的时间间隔,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的以上做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A、本实验中要验证的是以下等式,mgh=12mv2,可见无需测量重物的质量,故A错误
B、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故B错误
C、从打上点的纸带中挑出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便于操作且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重物下落的速度v,不能用v=gt计算,只可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