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5 17:19:32
1、简答题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4N水平恒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如果经过4s时间撤去恒力F直到物体停下来,物体的总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1)撤去恒力F前,物体匀速运动,F=μmg
μ=Fmg=0.2
(2)撤去恒力F前,物体匀速运动.?S1=vt=4×4=16m
撤去恒力F后,物体匀减速运动?a=fm=μg=2m/s2,
S2=v22a=4m
物体总位移为S=S1+S2=16+4=20m
答:(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2)物体的总位移为2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一颗子弹恰能穿过三块相同的木块。设子弹在木块里运动的加速度恒定,则子弹分别穿过三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 -1):1
-1):1
本题解析: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 -1):(
-1):( ):…(
):…(  ).本题采取逆向思维,子弹恰好穿透三块木板,逆过来看,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题采取逆向思维,子弹恰好穿透三块木板,逆过来看,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子弹逆过来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通过三段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为:1:( -1):(
-1):( ),则子弹按先后顺序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则子弹按先后顺序穿过三块木板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 -1):1.
-1):1.
故本题答案为:( ):(
):( -1):1.
-1):1.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通过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
1:( -1):(
-1):( ):…(
):…( ).
).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初速为6m/s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下列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物体运动5秒的位移一定为55m
B.物体在第1秒末的速度一定是4m/s 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C.物体在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可能是9m/s
D.物体的位移一定随时间逐渐增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08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方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为 ,求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求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127.5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一质量为m=1kg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向右运动,到达A处时木箱开始受到F=4N的水平恒力作用,此后木箱继续沿同一直线运动,经过t=2s到达B处,木箱在B处的速度与在A处的速度大小相同.已知木箱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木箱在这2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依题意可知,木箱先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为零后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设木箱在A处向右的速度大小为v,经过t1速度减小为零,位移大小为s1,加速度大小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1?
v=a1t1?
s1=vt12(方向水平向右)?
设再经过t2到达B处,木箱速度大小仍为v,位移大小为s2,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
F-μmg=ma2?
v=a2t2?
s2=vt22(方向水平向左)?
又?t1+t2=2s
则木箱这2s内的位移?s=s2-s1?
联立解得?s=1.5m?
位移方向水平向左?
答:木箱在这2s内的位移为1.5m,位移方向水平向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