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1:17:43
1、实验题 (7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一圆形工件的直径,情况如下图所示,读数为?mm。
(2)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Ep与伸长量d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将长木板放在桌面上调至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被小车拉长了d,小车由静止释放后带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沿长木板运动。共做了三次实验,各次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置不同(即橡皮筋的伸长量d不同),分别打出三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该同学利用纸带已经算出了第3次实验小车的最大速度,请你根据第1次和第2 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对应的数据算出这两次实验小车的最大速度并填在表格对应的位置上。(下图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的一部分)
实验次序 | 1 | 2 | 3 |
d /cm | 5.00 | 10.00 | 20.00 |
vmax/(m·s-1) | ? | ? | 4.0 |
参考答案:(1)8.870mm;(2)1.0;2.0;(3)ac;
本题解析:(1)由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可知图示结果为;(2)根据速度定义可得第一次的速度
,第二次的速度为
;(2)本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动能定理,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车的最大动能,再通过动能与伸长量关系来实验探究目的,故选项A正确;橡皮筋是变力,故小车做的不是匀加速,所以选项B错误;实验中,小车与木板之间存在摩擦力,是导致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所以选项C正确;由
,所以选项D错误;p与伸长量d之间关系”实验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的实验中,某次测量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图1所示,图中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则小球的直径d为??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s。
(2)有几个登山运动员登上了一无名山峰,但不知道此山的高度,他们想迅速地估测出此山峰的海拔高度,但是他们只带了一些轻质绳子、小刀、小钢卷尺、可当作秒表用的手表和一些食品,附近还有石子、树木等。请你根据物理知识快速地测量出山峰的海拔高度。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山峰海拔高度的表达式为h=?。
参考答案:(1)10.94、96.8;
(2)在山顶上一单摆的摆长l 和周期T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打点计时器拉动通过计时器的纸带来分析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中,可以分析的运动应该是(?)
A.速度恒为正值,加速度亦为正值的运动
B.速度恒为负值,加速度亦为负值的运动
C.速度由正值变负值,加速度为负值的运动
D.速度由负值变正值,加速度为正值的运动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用打点计时器拉动通过计时器的纸带只能用来分析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能用于分析往复运动,选项CD错误;故选A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根据实验结构可以判断不能测量往复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打的点很稀,这是由于( )
A.接的电压太高
B.接的电源频率偏高
C.所挂钩码太少
D.所挂钩码太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选D.电压的高低不影响点的疏密,故A错;电源频率偏高、钩码太少都会使打的点较密集,故B、C错,只有D对.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17分)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1.5Kg的薄木板A相连,质量为m=0.5Kg的小球B放在木板A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0N/m。现有一竖直向下、大小F=20N的力作用在B上且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在B球正上方处由一四分之一内壁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圆弧半径R=0.4m,圆弧下端P点距离距离弹簧原长位置高度为h=0.6m。撤去外力F后,B竖直上升最终从P点切入原轨道,到达Q点的速度为vQ=4m/s。求:
(1)球B在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AB分离时的速度v
(3)撤去F瞬间弹簧的弹性是能Ep
参考答案:(1)15N(2)6m/s(3)36.4J
本题解析:(1)?轨道对球压力N
N +mg=mvQ2/R?(2分)
N =m vQ2/R –mg=15N?(2分)
球对轨道压力N /= N =" 15N?" (1分)
(2)AB在弹簧原长处分离后,B上升机械能守恒
mv2/2=mg(R+h)+ mvQ2/2?(2分)
v="6m/s?" ?(2分)
(3)撤去F到弹簧恢复原长AB分离上升H
kH=F+(m+M)g?(2分)?
H="0.02m?" (2分)
此过程机械能守恒
Ep=(m+M)gH+(m+M)v2/2?(2分)?
代入数据得到?Ep="36.4J?" (2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