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0:58:11
1、选择题  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通过M上的小孔S后照射到M右方的一偏振片P上,P的右侧再放一光屏Q,现使P绕着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一周,则关于光屏Q上光的亮度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偏振片转到某一适当位置时光屏被照亮,其他位置时光屏上无亮光
B.光屏上亮、暗交替变化
C.光屏上亮度不变
D.光屏上只有一条亮线随偏振片转动而转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A、B、C为光屏上出现的三条相邻的明条纹的位置,由双缝S1和S2到C点的路程差为(  )
A.λ
B.2λ
C.3λ
D.4λ
参考答案:双缝干涉中,出现亮条纹的条件是两列光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s=nλ
当n=0时,为位置A,
当n=1时为位置B,
当n=2时为位置C.
故两列光的路程差为2λ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关于薄膜干涉,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干涉条纹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干涉条纹是平行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膜的厚度处处相等
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同一侧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光屏上放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子流的强度,尽可能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在曝光时间不长和曝光时间足够长两种情况下,实验结果是(  )
A.若曝光时间不长,则底片上出现一些不规则点
B.若曝光时间足够长,则底片上出现干涉条纹
C.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大量光子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D.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参考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λ=h/ρ,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为35cm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屏靠近双缝
参考答案:光的干涉现象中,条纹间距公式△x=Ldλ,即干涉条纹间距与入射光的波长成正比,与双缝到屏的距离成正比,与双缝间距离成反比.
由题意知,降低加速电压,电子的动量减小,其波长增大.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