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3-02 10:44:31
1、选择题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E.
参考答案:A、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能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事实,A正确;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来源于中子转化为质子后产生的电子,B错误;
C、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有多种,C错误;
D、分别用X射线和紫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X射线的频率大,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正确;
E、衰变时有质量亏损释放出能量,所以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E正确;
故选A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释放出大量的碘131,碘131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时会发出β射线与γ射线,碘131被人摄人后,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下面关于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无法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改变碘131衰变的快慢
B.碘131的半衰期为8.3天,则4个碘原子核经16.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
C.β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但γ射线穿透本领比β射线强
D.碘131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参考答案:A、衰变的快慢与外部环境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A错误.
B、半衰期适用于大量的原子核,对于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B错误.
C、β射线是电子流,不是电磁波,γ射线是电磁波,穿透本领较强.故C错误.
D、β衰变时,电子来自原子核,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电子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一个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个数是__________;
具有放射性,现有
?元素16g,经15天,该元素还剩2g,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__________天。
参考答案:127? 5?(2分,每空1分)
本题解析:原子核中质子数为83个,质子与中子的总和共有210个,因此中子数为210-83=127个;
共16g,经过一个半衰期还剩8g,经过2个半衰期还剩4g,经过3个半衰期还剩2g,这样15天恰好等于3个半衰期,因此半衰期为5天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钍核发生衰变生成镭核
并放出一个粒子,设该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它进入电势为U的带窄缝的平行平板电极S1和S2间电场时,其速度为v0,经电场加速后,沿Ox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有界匀强磁场,Ox垂直平板电极S2,当粒子从P点离开磁场时,其速度方向与Ox方向的夹角θ=60°,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
(1)写出钍核衰变方程;
(2)求粒子在磁场中沿圆弧运动的轨道半径R;
(3)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所用时间t。
参考答案:解:(1)钍核衰变方程
(2)设粒子离开电场时速度为v,对加速过程有①
粒子在磁场中有②
由①②式得
(3)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回旋周期③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④
由③④式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来推算文物的“年龄”。
的含量每减少一半要经过约5730年。某考古小组挖掘到一块动物骨骼,经测定
还剩余1/8,推测该动物生存年代距今约为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