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28 23:26:50
1、简答题 如图所示为某客车的x-t图象.
(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
(3)求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参考答案:
(1)0~1?h,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km.1?h~1.5?h,客车静止在40?km处.1.5?h~3?h,客车沿负方向匀速返回.
(2)客车在0~1?h内的速度:
?v1=△x1△t1=401?km/h=40?km/h?
1?h~1.5?h内车静止,
故v2=0?km/h?
?1.5?h~3?h内的速度
v3=△x3△t3=0-403-1.5km/h=-26.7?km/h,负号表示与v1方向相反.
(3)全程的总位移为△x=x2-x1=0,故平均速度为.v=△x△t=0.
全程中客车通过的路程为s=2×40km/h
故平均速率为.v=st=2×403?km/h=26.7?km/h.
答:
(1)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是0~1 h,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 h~1.5 h,客车静止在40 km处.1.5 h~3 h,客车沿负方向匀速返回.
(2)客车在0~1 h内的速度是40 km/h.1 h~1.5 h内车静止,1.5 h~3 h内的速度为-26.7 km/h.
(3)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0和26.7 km/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增大的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为T,末速度为V,则这段时间的位移X( )
A.等于VT
B.等于
| VT 2 |
| VT 2 |
| VT 2 |
参考答案: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位移,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v2t.所以x<VT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每条除两端外,中间部分还有4个打印点),按右图所示,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相重合,在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粘在坐标系中,求:物体在这0.6秒内的平均速度为?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41m/s;0.75 m/s2
本题解析: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1)通过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平均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根据△x=aT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1)
=0.41m/s.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2="0.75" m/s2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和
,经历的时间为
,则
[? ]
A.前半程速度增加3.5
B.前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4
C.后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
/4
D.后半程速度增加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2,则加在木板上的力F为多少大时,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来?
参考答案:对m与M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对m有:
f1=ma1 ①
f1=μ1NM=μ1mg? ②
由①和②得:
a1=μ1g
对M进行受力分析有:
F-f-f2=M?a2?③
f1和f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有:
f1=f2=μ1?mg?④
f=μ2N(M+m)?g?⑤
由③④⑤可得
a2=F-(μ1+μ2)mgM-μ2g?
要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必须使a2>a1
即:F-(μ1+μ2)mgM-μ2g>μ1g
解得:F>[(μ1+μ2)(M+m)]g?
答:当F>[(μ1+μ2)(M+m)]g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