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6 00:01:49
1、选择题 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A、v-t图象中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物体的速度在减小,故A错误;
B、s-t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均均变化,故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故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体的位移反向均匀减小,故说明物体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自行车为x=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m/s2
B.在t=8s时两车速度相等,自行车第一次追上了汽车
C.在t=0至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减小后增大
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自行车的速度为6m/s,汽车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0.5m/s,故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5m/s2,选项A错误;当两车速度相等时:10-0.5t=6,解得t=8s,此时两车的距离最大,选项B错误;在t=0至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错误;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解得t=16s,此时它们距路标x=96m,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追击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一列队伍长L=80m,行进速度v=3.6km/h,为了传达一个命令,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赶到队伍排头,其速度v′=3m/s,然后又立即用跟队伍行进速度相同大小的速度返回排尾.
求:(1)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回到排尾共用多少时间?
(2)通讯员归队处跟离队处相距多远?
参考答案:(1)在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到队伍排头的过程中通讯员相对于队伍的速度大小为V=v′-v=2m/s,故通讯员从队伍排尾跑步到队伍排头所需的时间为t1=lv=40s
在通讯员从队伍排头跑步到队伍排尾的过程中通讯员相对于队伍的速度大小为V′=v"+v=2m/s,故通讯员从队伍排头跑步到队伍排尾所需的时间为t2=lV′=40s
故通讯员从离开到重回排尾一共所需时间t=t1+t2=80s.
(2)通讯员归队处跟离队处的距离即为队伍这段时间运动的位移:x=vt=80m
答:(1)通讯员从离开队伍到重回到排尾共用80s;(2)通讯员归队处跟离队处相距80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潜艇部队经常开展鱼雷攻击敌方舰艇演练。某次演习的简化模型为:敌舰沿直线MN匀速航行,潜艇隐蔽在Q点不动,Q到MN的距离QO="2000" m。当敌舰到达距离O点800 m的A点时,潜艇沿QO方向发射一枚鱼雷,正好在O点击中敌舰。敌舰因受鱼雷攻击,速度突然减为原来的一半,且立刻沿原运动方向做匀加速运动逃逸。100s后潜艇沿QB方向发射第二枚鱼雷,鱼雷在B点再次击中敌舰。测得OB="1500" m,不考虑海水速度的影响,潜艇和敌舰可视为质点,鱼雷的速度大小恒为25 m/s。求:
(1)敌舰第一次被击中前的速度;
(2)鱼雷由Q至B经历的时间;
(3)敌舰逃逸时的加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1)10m/s(2)100s(3)0.025s
本题解析:(1)鱼雷从Q到O经历的时间
t1==
=80s?
敌舰被击中前的速度v1==
=10m/s?
(2)设第二枚鱼雷经过时间t2击中敌舰,则
QB==2500m?
t2==
=100s?
(3)敌舰第一次被击中后瞬间的速度v2==5m/s?
敌舰被第一次击中后运动的时间t3=t2+100s=200s?
设敌舰的加速度为a,由OB=v2t3+at32?
得a==0.025s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则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是________m。
参考答案:600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