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光学实验》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0-08-15 23:31: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甲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7cm,CD=4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3)乙同学使用同一个玻璃砖完成实验,却发现测出的折射率明显大于理论值,反复检查实验操作过程后认为是用铅笔描出玻璃砖上下表面时候出现了操作失误,由此可以判断该同学作出的两界面间距       玻璃砖的实际宽度。(选填“大于”、“小于”)


参考答案:(1)C、D   (2) (或1.75)  (3)小于


本题解析:(1)A、作插针法测定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故A错误;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些,效果会更好,故B错误;为了准确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故C正确;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相同的距离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小些,故D正确.
(2)图中作为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设光线在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由几何知识得到:,又AO=OC,则折射率
(3)如果两界面间距偏大,则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故应两界面间距小于玻璃砖的实际宽度
考点:“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9世纪,科学家在光学,原子和原子核的研究方面有不断的突破,指出下面三幅示意图中所表示的实验;并说明这些实验能提出的物理模型或物理规律:

A图:                                  
B图:                                    
C图:                                   


参考答案:
A图:  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 
B图:  光的双缝干涉,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C图:  光电电效应,证明了光的粒子性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用某种透光物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透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让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________,P4__________。记下P3、P4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的位置作直线与AB面相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45°。则该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________.


参考答案:挡住P1、P2的像; 挡住P3以及P1、P2的像; 


本题解析: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传播路径是直线,故需要使挡住的像;挡住以及的像;
画出光路图,根据几何知识可得,MN方向的光线从AB界面射出时的角度为,已知出射角如AB界面的夹角为,所以根据光的折射可得
考点:考查了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
点评:此题是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实验,基本原理是折射定律,要掌握确定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方法,画光路图时要注意标上箭头.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
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析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 P3、
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
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 
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
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⑴为了测量折射率,大头针P3、P4应插在(    )
A、玻璃砖aa’一侧   B、玻璃砖bb’一侧   C、玻璃砖aa’、 bb’两侧各插一枚
⑵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
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并写出主要作图步骤:                                                                      
⑶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参考答案:⑴B

⑵①过P1、P2作直线与bb′交于O
②过P3、P4作直线与bb′交于O′;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的中点M
④过O点作bb′的垂线CD,过M点作  
bb′的垂线与aa′相交与N,如图所示, 
连接ON
⑤∠P1ODθ1,∠CONθ2。


本题解析:⑴P3、P4应插在玻璃砖bb’一侧⑵略⑶由光路图可知入射角为θ1,折射角为θ2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现有:A毛玻璃屏、B双缝、C白光光源、D单缝、E透红光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

(1)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的最左端,依次放置其它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为 C、             、A。
(2)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的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一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记为x1。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六条亮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x2。则x2=          mm
(3)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λ=         ,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      nm.
(公式要求按题目所给具体符号填写,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 nm=10-9m)


参考答案:(1)  E、D、B (2)  13.870 (13.868-13.872均给分)   (3)  ,660


本题解析:(1)为获取单色线光源,白色光源后面要有滤光片、单缝、双缝.所以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E、D、B、A.
(2)测第6条亮纹时,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13.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37.0=0.3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3.870mm
(3)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测第1条亮纹时,螺旋测微器固定刻度读数为2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7.0=0.270mm,所以最终读数为2.320mm..所以计算式
考点:考查了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


本题难度:一般



Time drops in decay. Like a candle burnt.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犹如蜡烛慢慢燃掉.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