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5 23:05:59
1、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活塞密封住质量为M的气缸,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跟缸壁间
的摩擦不计,大气压为p0,活塞横截面积为S,整个装置倒立在水平地面上.当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时,活塞与地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力,这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当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发现气缸虽与地面接触但无相互作用力,这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______.
参考答案:时活塞对地面无压力对活塞:P1S+mg=P0S,
即:P1=P0-mgS;
当温度升为T2时气缸对地面无压力,
对气缸:P2S=P0S+Mg?
即:P2=P0+MgS,
对缸内气体: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P2T2=P1T1,
T2=P0S+MgP0S-mgT;
故答案为:P0-mgS;P0S+MgP0S-mg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 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 ]
A.ab过程中不断增加
B.bc过程中保持不变
C.cd过程中不断增加
D.da过程中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A、B两个汽缸中装有体积相同、压强均为1 atm(标准大气压)、温度均为27℃的空气,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容积不计。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a,现将B汽缸中的气体缓慢升温到127℃,要使细管中的活塞a始终停在原位置,则要用外力缓慢推动活塞b。(不计摩擦,已知A汽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1)求B中的气体压强(用atm表示)
(2)求A中体积与原来体积比值.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1)对B:由?得
(2)对A:由?得:
且?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1.分子动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本小题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可能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也可能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 m3,TA=TC=300K,TB=400 K.
(1) 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 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ACD(2)VB=0.4 m3. 导致气体压强变化(减小) Q1大于Q2
本题解析:(1)ACD
(2)解:(1)设气体在B状态时的体积为VB,由盖·吕萨克定律得①
代入数据得VB=0.4 m3.②
(2)微观原因: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化(降低),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变化(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变化(减小).
(3)Q1大于Q2;因TA=TC,故A→B增加的内能与B→C减少的内能相同,而A→B过程气体对外做正功,B→C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Q1大于Q2.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两个分子相距为r1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相距为r2时,表现为斥力,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相距为r1时,分子间没有斥力存在
B.相距为r2时,分子间的斥力大于相距为r1时的斥力
C.相距为r2时,分子间没有引力存在
D.相距为r1时,分子间的引力大于相距为r2时的引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这两种力同时存在,实际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引力f引和斥力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