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15 22:54:46
1、计算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甲、乙所示,p-T和V-T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试求:
(1)温度为600 K时气体的压强.
(2)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 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1)p2=1.25×105 Pa? (2)
本题解析:(1) p1=1.0×105 Pa,V1=2.5 m3,T1=400 K
V2=3 m3,T2=600 K? (1分)
由理想气体方程:=
? (4分)
得:p2==1.25×105 Pa? (1分)
(2)由V-T图知,400K到500K为等容变化,在P-T图上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图像见答案中的图,500K-600K为等温变化,在P-T图上为平行横轴的直线。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如图所示,截面均匀的U形玻璃细管两端都开口,玻璃管足够长,管内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一段空气柱,若气柱温度是27℃时,空气柱在U形管的左侧,A、B两点之间封闭着的空气柱长为15cm,U形管底边长CD=10cm,AC高为5cm.已知此时的大气压强为75cmHg.
(1)若保持气体的温度不变,从U形管左侧管口处缓慢地再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则管内空气柱长度为多少?
某同学是这样解的:对AB部分气体,初态p1=100cmHg,V1=15Scm3,末态p2=125cmHg,V2=LScm3,则由玻意耳定律p1V1=p2V2解得管内空气柱长度L=12cm.以上解法是否正确,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则还须求出此时管内空气柱的实际长度为多少?
(2)为了使这段空气柱长度恢复到15cm,且回到A、B两点之间,可以向U形管中再注入一些水银,且改变气体的温度.问:应从哪一侧管口注入多长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参考答案:(1)不正确.
因为ACE段水银柱总长只有45cm,所以在左侧缓慢加入25cm长水银柱后,左侧竖直管中只可能保留45cm长的水银柱.故末状态的压强不为125cmHg.
已知 p1=100cmHg,V1=15S,T1=300K;
p2=(75+45)cmHg=120 cmHg,V2=l2S
p1 V1=p2 V2
L2=12.5cm
(2)由水银柱的平衡条件可知向右侧注入25cm长的水银柱才能使空气柱回到A、B之间.
这时空气柱的压强为:
P3=(75+50)cmHg=125cmHg
由查理定律,有:P1T1=P3T3
解得T3=375K
答:(1)管内空气柱长度为12.5cm;
(2)应从右侧管口注入25cm的水银柱,气体的温度变为375K.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则该气体
[? ]
A.状态b的压强大于状态c的压强
B.状态a的压强大于状态b的压强
C.从状态c到状态d,体积减小
D.从状态a到状态c,温度不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状态A→B→C变化,则温度最高的是?状态,密度最大的是?状态(填“A”、“B”、“C”)
参考答案:B? 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某同学做“验证玻意耳定律”实验时,将注射器竖直放置,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发现第5组数据中的PV乘积有较大偏差,如果读数和计算无误,那么造成此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实验次序 | 1 | 2 | 3 | 4 | 5 P(105Pa) 1.21 1.06 0.93 0.80 0.66 V(ml) 33.2 37.8 43.8 50.4 69.2 PV(105Pa?ml) 40.2 40.1 40.7 40.3 45.7 |
参考答案: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得到PV=CT,当温度一定时,PV恒定,PV变大,可能是P变大,也可能是C变大,即气体质量变大;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