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23:49:58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量静电力常量使用了放大的思想
B.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C.安培通过实验发现了磁现象的产生原因--电荷的运动
D.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库仑测量静电力常量使用了放大的思想.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安培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没有通过实验发现磁现象的产生原因--电荷的运动.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解答:A、卡文迪许测量引力常量使用了放大的思想,而库仑测量静电力常量使用了放大的思想.故A错误.
? B、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可以产生磁场,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正确.
? C、安培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提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磁现象产生的原因--电荷的运动,但没有通过实验发现磁现象的产生原因.故C错误.
? D、牛顿通过大量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不是伽利略.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学习物理时,对物理学家的理论、学说、成就要理解并掌握,还要学习他们科学研究的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牛顿力学与相对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对论彻底否定了牛顿力学
B.在相对论中与静止时相比运动的钟变慢
C.牛顿力学能应用于接近光速运动的问题
D.牛顿力学能应用于分子、原子和原子核等的微观领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牛顿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v<<c)条件下的近似,牛顿经典力学只考虑了空间,而狭义相对论既考虑了空间,也考虑了时间,牛顿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而微观、高速物体适用于狭义相对论.
解答:A、牛顿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v<<c)条件下的近似,所以相对论没有彻底否定牛顿力学.故A错误.
B、根据相对论可知,与静止时相比运动的钟变慢,即有钟慢效应.故故B正确.
C、D牛顿经典力学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而不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狭义相对论和经典力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果理解不深,就很容易出错.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最先利用扭秤实验较精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科学家是
A.库仑
B.牛顿
C.卡文迪什
D.开普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库伦发现了库伦定律,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开普勒的提出了重要的开普勒三定律,故选C,
考点:考查了物理学史
点评:了解物理学史,加强记忆,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B.法拉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的“月一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服从相同规律,并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分析: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学们要熟悉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等科学家的主要贡献,不断培养科学素质.
解答:A、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所遵循的规律,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B正确;
C、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故C正确;
D、万有引力常数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属于记忆知识,要了解、熟悉物理学史,关键在于平时注意积累和记忆,不可忽视,不然很容易出错.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研究中发现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跟真空中的光速相等
D.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利用莱顿瓶所做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应根据牛顿、法拉第、麦克斯韦和赫兹对物理学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A错误.
B、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于1831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理论研究中发现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跟真空中的光速相等.故C正确.
D、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利用莱顿瓶所做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波,测出了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证明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物理学史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对于物理学上,著名的物理学家、经典实验、重要学说要记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