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23:31:07
1、选择题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进入距月面高度h的圆形轨道正常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
B.嫦娥一号绕行的速度为
C.嫦娥一号绕月球运行的角速度为?
D.嫦娥一号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在月球表面上,万有引力约等于其重力有:?,卫星在高为h的轨道上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
由上二式算出g1、v、?、T可知AB错,CD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质量不相等的工作卫星沿同一轨道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AOB=60°,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πr 3R |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
参考答案: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mr2=m4π2T2r=ma,①
得 a=GMr2,②;T=2πr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嫦娥一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段后,关闭发动机,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嫦娥一号通过P点时的运动速度最小。嫦娥一号到达月球附近后进入环月轨道段。若地球质量为M,月球质量为m,地心与月球中心距离为R,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G为万有引力常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B.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C.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线速度为
D.嫦娥一号绕月运动的周期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嫦娥一号远离地球运动时先做减速在做加速,到达P点时速度最大,说明地球和月球的万有引力相等,,
,P点距离地心的距离为
,B对;线速度公式为v=
,M应为中心天体的质量,所以绕月运动的线速度为
,C错;绕月运动的周期为
,D错;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a3
B.T1<T2<T3
C.T1>T2>T3
D.a1>a2>a3
参考答案:A、卫星从Ⅰ轨道的P处制动后进入Ⅱ轨道,在Ⅱ轨道的P处再制动,最后进入Ⅲ轨道.在不同轨道的P处,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相同,A、D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卫星在不同轨道上绕月球运动时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之比相同,显然Ⅰ轨道的半长轴最大,Ⅲ轨道的半径最小,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由地面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园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卫星动能为Ek.如果发射的这颗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增大
B.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增大为2Ek
C.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减小为
Ek 2 |
参考答案:A、卫星的轨道越高,克服引力做功越多,发动机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故A正确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GMmr2=mv2r
v=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