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23:26:51
1、选择题 下面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两物体接触产生挤压时才有弹力,A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与重力不同,B错。C对。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有弹力产生,D错。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⑴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d,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用米尺测量出悬线长度l。
某次测量摆球直径时游标卡尺示数部分如图所示,则摆球直径为d=?cm
⑵在小钢球某次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并将这次通过平衡位置时记为0,数出以后?
小钢球通过平衡位置的次数为n,用停表记下所用的时间为t请根据他的计数方法写?
出单摆周期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
⑶用上面的测量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参考答案:⑴2.26?⑵?⑶
本题解析:⑴主尺读数为22mm,游标尺读数为6×0.1mm,游标卡尺读数为22mm+6×0.1mm=2.26cm?⑵周期为⑶由周期公式
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关于“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本实验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待钩码平衡时再读出弹簧的长度
B.用刻度尺测量出的弹簧长度可近似认为是弹簧的伸长量
C.实验结束后作图象时,要把所有的点都连接起来,才能探索得到真实的规律
D.如果实验时没有测量弹簧的原长,用弹簧的长度lE.代替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lF.图象不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为了减小本实验的误差,请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______.
参考答案:(1)A、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读数.故A正确.
? B、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故B错误.
? C、描点作图时,将偏离比较远的点舍去,图线若为直线,大部分点应落在直线上或分居直线两侧.故C错误.
? D、根据胡克定律F=kx,x为形变量,知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但是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线不过原点.故D正确.
故选AD.
(2)为了减小误差,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应选取质量和劲度系数小的弹簧做实验;也可以用传感器采集数据后作图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在试验中获得了一条纸带,并从中选取了7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其中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测出OA="3.18" cm, OB="7.54" cm, OC="13.09" cm, OD="19.83" cm, OE="27.75" cm, OF="36.87" cm,则
(1)该同学要计算打下C点时的速度,可用公式VC=_______。(用字母表示)
(2)请用描点法在右图中做出v-t图像
(要求要有5个点)
(3)图像的纵轴截距表示的是_______;
(4)若要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可用公式a=_______(用字母表示);算出结果为a=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2分,)
(2)见右图(4分)
(3)?打下O点时的速度?;( 2分)
(4)?;(2分)? 1.19?。(2分)
本题解析:(1)C点为BD间的中间时刻,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求(2)描点连线(3)时间t=0时打下O点速度(4)利用逐差法可求加速度为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一辆汽车停在路面上,下列关于汽车和路面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C.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地面没有发生形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汽车受到地面向上的支持力,发生向上的形变,要恢复形变,所以产生向下的弹力,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地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发生向下的形变,要恢复形变,所以产生向上的弹力,故C正确,ABD错误
点评:弹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形变而对与其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