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23:18:20
1、计算题 (10分)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已知cos370=0.8,sin370=0.6。取g=10m/s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参考答案:(1)0.5(2)1.03s
本题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摩擦力的大小,进而可以求得摩擦因数的大小;
(2)当力作用的时间最短时,物体应该是先加速运动,运动一段时间之后撤去拉力F在做减速运动,由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时间的大小.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f=30-2×10=10N?
所以?
即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
(2)设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小车先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加速t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t′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
由牛顿定律? Fcos37°-μ(mg-Fsin37°)=ma?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a′t′,,
∴
即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1.03s.
点评: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的过程,分别对不同的运动的过程列示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甲、乙两辆玩具汽车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始阶段乙跑在甲的前面,2s后乙落在甲的后面
B.2s末乙追上甲,且甲、乙的速度相等
C.4s末追上甲
D.在追上前,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
参考答案:
A、开始阶段,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跑在乙的前面,2s后的一段时间内,甲仍在乙的前面,直到4s末两四相遇.故A错误.
B、在第2s末两物体速度相等,由图线的“面积”看出,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乙还没有追上甲.故B错误.
C、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物体相遇,由“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知4s末乙追上甲,故C正确.
D、0-2s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跑在乙的前面,随时间推移,两者距离增大;2s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仍在乙的前面,两者距离减小,故在追上前,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在足够长的斜面底端,每隔0.2s沿斜面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初速度都为6m/s,已知小球匀减速上升和返回过程的加速度都为沿斜面向下的5m/s2.设各小球在运动中都不相碰.如图所示.求
(1)小球减速上升的时间和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
(2)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附加问(本问不计入总分)
(3)较长时间后,每一个小球与多少个小球在抛出点上方相遇.
参考答案:(1)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题意,设小球上升时间为t,位移为s
t=va=65=1.2s
由s=v0t+12at2得:s=6×1.2+12×(-5)×1.22=3.6m
(2)经分析,物体返回时间也为1.2s;
在2.4s时,第13个小球恰抛出,则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上方,会与11个小球相遇;
(3)第23个球上升过程时会与前面的第2-第22个球在上升阶段相遇,即与21个球相遇;
下降阶段相遇球的数量与第二问相等,为11个;
故共与21+11=32个小球相遇;
答:(1)小球减速上升的时间为1.2s,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为3.6m;
(2)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个数为11个;
(3)较长时间后,每一个小球与32个小球在抛出点上方相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6m,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示时刻B的速度vB=6m/s,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求:
(1)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多少时间B与A的速度相同?此时它们相距多远?
(2)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多少时间A追上B?
参考答案:(1)根据VB-a?t=VA得
t=VB-VAa=6-42=1s
此时B的位移SB=VA+VB2?t=4+62×1=5m
则两者相距的距离SAB=S0-VA?t+SB=6-4×1+5=7m.
(2)先判断A追上B是在B停下前还是停下后,设B经t′停下,
有t′=VB-0a=62=3s
此时B的位移SB′=VB+02?t′=62×3=9m
因△S=S0+SB′-VA?t"=6+9-4×3=3m>0,所以B停下时,A还未追上.
此后B停止不动,A匀速运动,有△S=VA?t″,
得t″=△SVA=34=0.75s,
t总=t′+t″=3+0.75=3.75s.
答:(1)经过1sA、B的速度相同,此时它们相距7m.
(2)经过3.75s后追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运动,图中的实线表示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OMN做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
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
D.在0-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参考答案:A、在t1时刻,虚线的斜率比实际图线切线的斜率小,则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小.故A正确.
B、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大于实际位移,则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平均速度大.故B正确.
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围成的面积小于实际图线围成的面积,则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位移小.故C错误.
D、在0-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
故选A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