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9 23:16:45
1、选择题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怀抱着“玉兔”,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踏上了探月之旅。
她历经变轨、减速、悬停、避障等过程,于14日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
在月球表面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先减速调整,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悬停在距月球面100m高处;然后利用探测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着陆点;再缓慢下降到着陆点上方4m处,最终以自由落体方式完美着陆在月球表面。接着,140kg的“玉兔”款款而出,开始了与月球的亲密接触……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小题1】上述材料提及嫦娥三号“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
A.太阳
B.月球表面
C.地球表面
D.嫦娥三号
【小题2】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的运动过程中,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月球表面,故B正确,A、C、D错误。
【小题2】由题意可知,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 参考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甲、乙两位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准备.当看到甲同学放手后,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0.2m,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参考答案: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h=12gt2,
?所以t=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对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C.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D.相邻的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公式
可得::第一秒内的位移
,二秒内的位移
,三秒内的位移
,所以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
,A错误
第一秒内的位移
,二秒内的位移
,第三秒内的位移
,所以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B正确,
根据公式
可得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C错误
根据公式
可得相邻的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D正确,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他以实际的实验为依据,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了次要因素,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因此,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8分)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
、质量为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
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在距抛出点水平距离为
处有根管口比小球略大的竖直细管,管的上口距地面
。为了使小球能无碰撞地通过管子,可在管子上方整个区域内加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求:
(1)小球的初速度
的大小;
(2)应加电场的场强大小;
(3)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1)
;(2)
;(3)
本题解析:要使小球无碰撞地通过管口,则当它到达管口时,速度方向为竖直向下,
(1)(3分)竖直方向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则运动时间为:
水平方向小球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至0,位移为:
解得?
(2)(3分)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又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
(3)(2分)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