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02:34:58
1、填空题 图l为“用DIS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A为带有位移传感器发射器的小车,B为若干规格相同的回形针。实验中,用回形针的重力大小替代小车所受拉力大小,摩擦阻力不计。
小题1:为了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应该保持?不变。
小题2:改变回形针的个数N,测得相应的加速度,数据见右表。
回形针个数N | 4 | 8 | 12 | 16 | 20 |
小车加速度![]()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参考答案:
小题1:小车总质量
小题2:见图
小题3:a=F/40G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研究F与a关系,要保持m不变,即小车的质量不变。此题考查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
小题2:描点法,以回形针个数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描点画出即可。注意,纵坐标的数值是小数。
小题3:本题中以回形针的重力代替小车替代小车受到的拉力,根据F=NG,F=ma可得
4G=0.10m,8G=0.20m,12G=0.30m…可知m为40G。所以F=40Ga,题目要求为a与F的关系式所以应该为。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OC,按同样比例作出力F’的图示
B.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
C.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以及两绳的方向OA、OB
D.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P点,将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E.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按比例作两分力F1、F2的图示
F.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伸长,节点到达某一位置O
参考答案:DFCEAB
本题解析:实验中应先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P点,将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伸长,节点到达某一位置O,然后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以及两绳的方向OA、OB,第四步应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按比例作两分力F1、F2的图示,第五步应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OC,按同样比例作出力F’的图示,最后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所以顺序为DFCEAB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根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题1:有关实验以及数据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及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2;根据公式a=m1g/m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像,是为了减小误差
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1/M图像,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的作出判断
小题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a-F关系可用图中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小题3: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上图安装好,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但他的装置图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
参考答案:
小题1:ACD
小题2:C
小题3: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 ?(2分)没有平衡摩擦力(2分)
本题解析:分析:(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要注意平衡摩擦力;同时要注意根据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实验结论;
解答:解:(1)①A、本实验中采用砂桶带动小车的运动,在数据的处理中,利用砂桶的重力提供小车的拉力;因桶本身有加速度,故应减小桶的本身合力,故应使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故A正确;
B、因桶的重力并不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故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故B错误;
C、在实验中利用描点法测出a与F的关系,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为了将图象画成我们熟悉的直线,a与M成反比,故可以画出a-1/M图象,故D正确;
故选ACD;
②平衡摩擦力过大,则小车还将受到重力的分力作用,即小车不受拉力时,就会产生加速度,故选C;
③由实验原理图可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同时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
故答案为:①ACD;②C;③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源;同时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
点评:力学实验重点在于分析电路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0N/m,在其两端有两小孩向相反方向各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这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
A.2cm
B.4cm
C.0
D.lcm
参考答案:由胡克定律知形变量X=FK=201000=0.02=2cm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若取小车质量M=0.4 kg,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 m 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不合适的是?。
A.m1=5 g
B.m2=1kg
C.m3=10 g
D.m4=400 g
(2)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该操作是否成功,判断的依据是?.
(3)假设将小车内的细砂逐渐转移到砂桶内,令F=mg为横轴,则a-F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参考答案:(1)BD? (2) 平衡摩擦 ; 不挂砂桶时,小车在倾斜的木板上是否匀速. (3) 总质量的倒数
本题解析:(1)设细线的拉力为T,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此可知当砂和桶的总质量m要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时,可将砂和桶的总重力看作小车的拉力,一般认为大于10倍为远远大于,所以AC合适,BD不合适,故选BD.
(2)根据力的合成,要想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细线的拉力,则其他力的合力为零,所以要平衡摩擦力,即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后不挂物体时小车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打出的纸带是点击均匀的,即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的依据为不挂沙桶时小车拉着纸带打的点迹是均匀的.
(3)将车内的沙子转移到桶中,就保证了M+m不变,即系统的总质量不变,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可见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