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原子的核式结构》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13 02:34: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一面的有(? ).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散射后波长变长是康普顿效应,经典的电磁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康普顿借助于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从光子与电子碰撞的角度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圆满地解释,此为光的粒子性,答案A正确。锌板被光照射后有电子逃逸出,此为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爱因斯坦因此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奖。答案B对。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发现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实验,与光的粒子性无关。C错。线状谱的出现使得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无法解释,据此波尔提出了原子能级和轨道的量子化,与光的粒子性无关答案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压力和温度对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没有任何影响
D.铀核发生裂变时的核反应是

235
92
U→141
56
Ba+92
36
Kr+21
0
n


参考答案: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没有使原子核分解从而研究原子核的内部,A错误;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B正确;
C、半衰期是原子的固有属性,与外界因素没有关系,C正确;
D、铀核不能自发裂变,需要高速中子的撞击,D错误.
故选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Z
X与
A+2Z
Y互称同位素
B.
AZ
X与
AZ-1
Y互称同位素
C.
AZ
X比
A+2Z
Y少2个中子
D.
AZ
X与
AZ-1
Y含有不同的核子数


参考答案:A、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其质量数不同,X和Y都具有Z个质子,X的质量数为A,Y是A+2,故A正确.
B、X的质子数是Z,Y的质子数是Z-1,两者的质子数不等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中子数加上质子数等于质量数,所以X的中子数为A-Z,Y的中子数为A+2-Z,故X比Y少两个中子,故C正确.
D、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为核子数,核子数即为质量数,X和Y的质量数都为A,故X和Y含有相同的核子数,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粒子的库仑斥力
B.氢原子在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
C.已知氦原子的质量m1、电子质量m2、质子质量m3、中子质量m4,则质子和中子在结合成氦核时的质量亏损为(2m4+2m3-m1)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结论之一是运动物体长度会收缩,即l=l0

1-
v2
c2
,它是因时空条件不同而引起的观测效应


参考答案:A、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α粒子产生大角度偏转的力是原子核对粒子的库仑斥力.故A正确
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轨道半径减小,能级减小,动能增大.故B正确
C、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需要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质量亏损△m=2m3+2m4-m1-2m2.故C错误
D、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结论之一是运动物体长度会收缩,即l=l0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显示了下列哪些情况( ? )
A.原子内存在电子
B.原子的大小为10-10m
C.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它的全部体积上
D.原子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