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02:07:07
1、计算题 (10分)如图所示,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和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体积V1=8.0×10﹣3m3,温度T1=4.0×102K.现使外界环境温度缓慢降低至T2,此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7.0×102J,内能减少了5.0×102J.不计活塞的质量及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p0=1.0×105Pa.求T2的值.
参考答案:T2=3.0×102K
本题解析:设温度降低至T2时气体的体积为V2,则
外界对气体做功 W=P0(V1-V2)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
解得 ?V2=6.0×10-3m3
由等压变化有 V1/T1=V2/T2?
解得?T2=3.0×102K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3分)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1分,选对2个给2分,选对3个给3分,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参考答案:ACE
本题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或热传递,故选项A正确;当物体向其他物体传递的热量大于外界做的功,物体内科将减小,故选项B错误;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只要外界做功,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可以完全用来做功,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做功最终将变成内能,故选项E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内能变化和热力学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3、计算题 科学家根据考察,比较一致地认为6 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那次生物大灭绝(包括恐龙在内的占地球一半左右的生物在一瞬间消失了)是由一颗直径大约10km、质量约为1×1012t的小行星以20km/s~30km/s的速度砸到地球上而导致的,这次碰撞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1013t的TNT炸药爆炸所放出的能量。现假设有一颗直径1km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请估算所释放的能量,并讨论给地球所造成的危害。
参考答案:解:质量巨大的小行星一般以每秒几十千米的巨大速度运动,具有极大的动能,它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的摩擦,部分动能转变为小行星以及周围空气的内能。炽热的小行星燃烧、爆炸,分裂成许多碎片,继续以巨大的速度向地球飞来。小行星在燃烧中把各种矿物的化学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地球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冲击波、电磁波及其他各种射线。
假定这颗小行星的密度与6 500万年前与地球相撞的那颗行星的密度一样,运动速度也一样。根据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就可利用案例中的信息加以估算。
由球的体积公式知,球的直径缩小为原来的
时,其体积减少为原来的
。当小行星的密度和撞击速度不变时,其质量和动能都减为原来的
,则它与地球撞击所释放的总能量相当于6×1010t的TNT炸药爆炸所释放出的能量,这相当于6万个八级大地震的破坏力,会给地球及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生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C.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因为它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它的压强、体积都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增加
E.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趋势
参考答案:BDE
本题解析:悬浮微粒越小,表面积越小,同一时刻撞击颗粒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冲力越不平衡,合力越大,布朗运动越激烈,A正确;,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从无穷大开始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减小到
继续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在
处有最小势能.在
时,r越大,分子势能越大;B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C错误;根据公式
可得,当体积压强都增大时,温度一定增大,所以分子内能一定增大,D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分子平衡距离
,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快,则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具有收缩的趋势,E正确。
考点:考查了布朗运动,永动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作用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物体从外界吸收了400J的热量,同时又对外做了100J的功,则物体内能的变化是( )
A.增加300J
B.增加500J
C.减少100J
D.减少300J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