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13 01:56:50
1、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一重球,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弹簧秤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时,与静止状态相比较,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压力变大
B.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压力变小
C.弹簧秤读数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弹簧秤读数不变,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参考答案: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小球受重力mg、绳的拉力F绳1,由于小球静止,所以F绳1=mg,
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稳定时,小球也向右匀加速运动.小球受力如图:
由于小球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所以小球的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合力也水平向右,根据力图几何关系得出:此时绳子的拉力F绳2>mg,所以绳中拉力变大,弹簧秤读数变大.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整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本身重力.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稳定时,整体在竖直方向无加速度,也就是整体在竖直方向出于平衡状态,所以整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仍然等于本身重力.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 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距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
①测s1、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
②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 cm,s2=19.30 cm,s3=8.72 cm,根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测量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真实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D ?(2)① s1/2T ②9.72(这个空4分)? ③阻力作用
本题解析:(1) D? (2)①平均速度1.3=
即为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
②点2的速度为v2=.点5的速度为v5=
.由v
-v
=2as2.代入数据得a=9.72 m/s2.
③由于阻力作用,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质量为5.0103kg的物体,在高空受到的重力为4.8
104N,该处的重力加速度g=?m/s2。如果该处有另一质量为5kg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劲度系数k=1000N/m的弹簧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的压缩量x=?m。
参考答案:9.6? 0.048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实验题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________。(用k表示)
参考答案:(1)9.76? (2)B? (3)4π2/k
本题解析:(1)根据公式可得
,其中
,
,解得:
(2)根据知,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导致摆长偏大,重力加速度偏大.故A错误.摆线上端悬点末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摆动的过程中,摆长变短,根据
知,重力加速度偏小.故B正确.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导致周期变小,根据
知,重力加速度偏大.故C错误.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导致周期变小,根据
知,重力加速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B.
(3),所以
点评: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模型,单摆只有在摆角很小,空气阻力影响不计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才可以看成简谐运动,实验时要保证满足实验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甲、乙都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
(1)较好的装置是?(填“甲”或“乙”);
(2)某同学用关系式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他采用较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丙所示的一条完整纸带,将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标为A点,第二个点标为B点,后面依次类推,分别标为C、D、E、F、G、H、I,则在D点时重物运动的速度大小为?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m/s2,比较重物在AD间的势能变化?Ep和动能变化?E的大小关系为:?Ek??Ep(填“>”、“=”或“<”),分析造成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甲好一些? 0.91m/s?Ek< ?Ep?原因是有阻力,减小的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
本题解析:(1)甲好一些.理由:因为用夹子固定纸带,可以避免乙图中用手握住纸带的弊端,一方面,由于手的抖动会造成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迹被拖长或位置不能确定;另一方面,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将纸带调整为竖直方向,以避免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2)由?可知重物速度的大小vB=
=0.91m/s?
(3)?Ek< ?Ep,原因是有阻力,减小的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