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弹力》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11 04:3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在科技活动中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电子秤来称量物体的重力,如图所示,为电子秤的原理图.托盘和弹簧的质量均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当托盘中的物体的质量改变时,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从而测出物体的质量.设变阻器的总电阻为R,总长度为l,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0,弹簧劲度系数为k,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弹簧压缩量x成正比,即F=k?x.不计一切摩擦和其他阻力,电压表为理想表.
(1)根据上述原理,电压表应接在______两端.
(2)要获得电压表的满量程称重,制作上述“电子秤”时,电源、变阻器R、限流电阻R0、电压表等可从下列器材中选择______(填器材编号).
A、电动势为9V、内阻为0的电池;
B、电动势为3V、内阻为0的电池;
C、阻值为1KΩ定值电阻;
D、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
E、最大阻值为50Ω变阻器;
F、最大阻为10Ω的变阻器;
G、量程为0~3V的电压表;
H、量程为0~15伏的电压表.
(3)当托盘上放上某物体时,所放物体的质量m与电压表的示数U的关系是:m=______.
(4)请说明这个电子秤可能存在的不足:______.91考试网


参考答案:
(1)由题意,当托盘中没有放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与弹簧上端连接,故电压表应接在pq间;
(2)电动势为3V的电源,经过分压,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1V,偏转角度太小,故应选电动势为9V的电池.
定值电阻1KΩ远大于变阻器的总电阻,变阻器分担的电压很小,电压表的示数很小,故应选用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
最大值为10Ω的变阻器,能分担的最大电压为10110×9V≈0.88V,电压表的示数很小,故应选50Ω变阻器.
电压表分担的最大电压为50100+50×9V=3V,故应选量程为0~3V的电压表;故选ADEG
(3)设物体的质量为m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电压表示数为U.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和胡克定律得:
? U=xl?RR+R0E
? mg=kx
联立解得:m=kl(R+R0)ERgU
(4)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减小,电压表读数偏小,则测量值偏小.
故答案为:(1)pq;
(2)ADEG;
(3)kl(R+R0)ERgU;
(4)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减小,电压表读数偏小,则测量值偏小.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用细线将一块玻璃片水平地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并使玻璃片贴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然后用手缓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在使玻璃片脱离水面的一瞬间,关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玻璃片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支持力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浮力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片的重力,因为玻璃片受到水的浮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在某次的实验中,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小球的直径为2.40 cm,则a=?.


参考答案:3


本题解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法,此时游标为零,说明0刻度所在位置即为2.40cm,所以a为3cm处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游标卡尺读数,但是跟常见的考察正好相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如图,正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车厢,忽然改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动,置于车厢前端高h的光滑桌面边缘上的小球落下,小球落到地板上的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当车厢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动,小球将脱离桌面,以速度v做平抛运动.可以分为水平和竖直方向来列方程,同时车厢是加速运动的,车厢在水平方向上也有位移,落点到货架边缘的水平距离是它们水平位移的差.
解答:小球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h=数学公式,可得运动时间t=数学公式.在水平方向上,小球做初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同时货架做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
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是S1=V0t,
货架运动距离是 S2=V0t+数学公式
小球的落点到货架边缘的水平距离是
 S=S2-S1=V0t+数学公式=数学公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同时同学们比较容易忽略的是车厢的运动,由于车厢是加速运动的,车厢在水平方向上也有位移,所以不能单单求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9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 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纸带上每两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丙)中的A图线, 另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3.2(2)①随着钩码质量的不断增加,将不再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这一要求②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远离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导致形成斜面的倾角过大。


本题解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
该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研究,其中加速度、质量、合力三者的测量很重要.
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要直观的反映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作图来解决.
①从b图中看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4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得出:

②(A)图:设小车的质量为M,砂和砂桶的质量为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m:
对M:
解得:
当m<<M时,即当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重力,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F从0开始增加,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慢慢的砂和砂桶的重力在增加,那么在后面砂和砂桶的质量就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呢,那么绳子的拉力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就相大呢.所以原因是砂和砂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B)图:从上d图中发现直线没过原点,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还有加速度,说明小车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该组同学实验操作中平衡摩擦力过大.
点评:实验问题需要结合物理规律去解决.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为什么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等.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其中平衡摩擦力的原因以及做法在实验中应当清楚.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