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7-11 03:40:5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简答题  已知地球表面积为S,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大气压强为p0,写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的表达式.若S=5.1×1014 m2,M=2.9×10-2 kg/mol,NA=6.0×1023 mol-1,p0=1.0×105 Pa,则地球周围大气层的空气分子数约为多少个?(取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N=? 1.1×1044个


本题解析:设大气层中气体的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得:
mg=p0S,
N=NA
所以,分子数N=
代入数值得:
N==1.1×1044(个).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关于能量转化有下列说法:
①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②燃气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③电热水器把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④空调把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计算题  (11分)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地表土裸露,大片土地沙漠化,加上春季干旱少雨,所以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3、4月份扬尘天气明显增多.特别是2006年的3月26日至28日,由于南下的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席卷了我国从新疆到沿海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气.据
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 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 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 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 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1/50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 m,求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可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9×105个


本题解析:出沙尘暴天气时,1 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
V=?m3=2.9×10-9 m3
那么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5.8×10-11 m3
又因为每一个可吸入颗粒物的体积为
V0=πd3≈6.54×10-23 m3
所以1 m3中所含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N=≈8.9×1011个
所以1.0 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为
N′=N×1.0×10-6=8.9×105个≈9×105个.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雨滴从5m高的屋檐自由落下,落在地上,假定损失的机械能都转变为内能,其中一半被雨滴吸收,则雨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c=4.2×103J/( kg·℃),g取10m/s2]。


参考答案:6.0×10-5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可以在气?液?固体中发生
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
C.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吸热,物体内能可能不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