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1 03:37:19
1、选择题 关于波的频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B.波的频率与波速无直接关系
C.波由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频率要发生变化
D.由公式f=可知,频率与波速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波的频率等于振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当然也和波速无关,故A、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地区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率分别约为4 km/s和9 km/s,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弹簧振子P和水平弹簧振子H组成(如图),在一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下方,观察到两振子相差5 s开始振动,则
[? ]
A.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B.P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C.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36 km
D.H先开始振动,震源距地震仪约25 k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t=0.2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则:波的周期可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设波的周期为T.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t=(n+14)T1,
? 得到T1=4t4n+1=0.84n+1s? (n=0,1,2,…)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t=(n+34)T2,
? 得到T2=4t4n+3=0.84n+3s? (n=0,1,2,…)
答:波的周期可能是:
? 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84n+1s? (n=0,1,2,…);
? 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T2=0.84n+3s? (n=0,1,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物体做简谐振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幅在-2cm到2cm之间变化
B.2s末物体速度沿x轴负方向
C.3s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小
D.4s末物体的动能最大
参考答案:A、物体做简谐振动时其振幅不变,图中简谐运动的振幅始终为2cm;故A错误.
B、2s后物体从平衡位置向负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则2s末物体速度沿x轴负方向.故B正确.
C、3s时物体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零,由a=-kxm知,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
D、4s物体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蝙蝠在飞行中每秒钟向正前方发射40次超声波,每次发射100个频率为2×106Hz的完整波,在空气中形成一系列断续的波列.假设蝙蝠沿直线飞行,速度为v1=20m/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v2=340m/s,水中的声速为1450m/s。则
A.蝙蝠发射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60m/s
B.蝙蝠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超声波频率要高
C.此超声波经静止障碍物反射后波长会变长
D.此超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波长变长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无论波源是否运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空气中的声速,即题设340m/s,A错;由于蝙蝠迎着反向波的方向运动,由多普勒效应可知,蝙蝠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射的超声波频率高,B正确;超声波经静止障碍物反射,相当于反射“波源”不动,因此超声波频率和波长与反射前相比不变,C错;由于水中的声速大于空气中的声速,由可知,波长随声速的增大而变长,D正确。
考查考生对多普勒效应、波长等概念的理解深度,对波的形成和传播特性掌握程度,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在正解多普勒效应时,反射波的障碍物可看作“波源”,波源不动,则反向波的频率不变,波长不变,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试题同时引入了波的“折射”现象,考生可以避开“折射”而直接用波速、波长和频率关系式来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