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0:31:02
1、简答题 足够长的倾角θ=53°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v0=6.4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如图所示.(sin53°=0.8,cos53°=0.6,g取10m/s2)
(1)求物体从开始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
(2)求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3)若仅将斜面倾角θ变为37°,其他条件不变,试求物体在开始第1s内的位移大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1)物体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xsinθ+μmgcosθ)x=0-12mv02? ①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物体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mgsinθ+μmgcosθm=g(sinθ+μcosθ)=10×(0.8+0.8×0.6)m/s2=12.8m/s2?②
物体下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mgsinθ-μmgcosθm=g(sinθ-μcosθ)=10×(0.8-0.8×0.6)m/s2=3.2m/s2? ③
由公式x=12at2得:
物体上滑所用时间为? t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一沙壶球以2.6m/s的初速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后,速度减小为0.6m/s.
求(1)它运动的加速度;
(2)在这2s内的位移.
参考答案:选球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
(1)沙壶球的加速度a=v-v0t=0.6-2.62=-1m/s2
加速度的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
(2)2s内的位移x=v0t+12at2=2.6×2-12×1×22=3.2m
这2s内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答:
(1)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加速度的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
(2)在这2s内的位移为3.2m,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是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由图可知( )
A.A出发时间比B早5s
B.第10s末A、B速度相等
C.第15s末A、B位移相等
D.第20s末A、B位移之差为25m
参考答案:
A、由图看出,A出发时间比B迟5s.故A错误.
B、第10s末,A和B的速度均为10m/s,故B正确;
C、15s内A的位移为xA=12×20×10=100m,B的位移xB=10×15=150m,所以15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50m,故C错误;
D、20s末,A的位移为12×15×30=225m,B的位移10×20=200m,所以1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25m,故D正确;
故选B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辨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象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参考答案:苹果一般大小为10cm左右.所以可以看出子弹大约5cm左右.所以曝光时子弹发生的位移大约为5×10-4m~1×10-3m,根据位移公式可以得出,曝光时间大约为10-6s.所以B正确.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20m,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端,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g=10m/s2)
参考答案:6s
本题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
竖直方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
由得
?
设经t速度达到4m/s则
v=at ??
由?
所以在没有到达B点以前物体速度达到与传送带相同,剩余距离物体与传送带以相同速度匀速运行。?
?
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
点评:传送带问题的难点在于判断物体速度和传送带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在传送带上加速(减速)的距离和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