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23:57:52
1、选择题 龟兔赛跑的故事源于伊索寓言,可谓众所周知,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
是( )
A.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C.骄傲的兔子在t4时刻后奋力追赶,但由于速度比乌龟的速度小,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S3
D.在0~t5时间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参考答案:A、由图可知兔子从t1时刻开始运动,而乌龟从t=0时刻即开始运动,故A错误.
B、由于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而乌龟的s-t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兔子在t4时刻后奋力追赶,由于s-t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故兔子的速度大于乌龟的速度,但由于运动的时间过短,故在t5时刻当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还没有到达终点,故C错误.
D、在0~t5时间内,由于乌龟的位移大于兔子的位移,故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4:3
C.3:1
D.3:4
参考答案: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由v=v0+at得
? t=v-v0a=0-20-5s=4s
则4s后汽车停止运动,刹车6s内的位移与刹车4s内的位移相等.
汽车刹车2s内的位移为x1=v0t1+12at21=20×2+12×(-5)×22(m)=30m
刹车6s内的位移为x2=v0t+12at2=20×4+12×(-5)×42(m)=40m
所以汽车刹车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为x1:x2=3:4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左图为某次实验中拍摄到的小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的闪光照片.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l0次.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根据照片的比例得到滑块的位移数据为AB=3.96cm,BC=2.98cm,CD=2.00cm,DE=1.02cm.由此可知小滑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 )
A.0.01
B.0.05
C.0.10
D.0.20
参考答案:根据照片上的数据得出: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x=0.98cm.
∴滑块的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a=△x?t2=0.0098m(0.1)2s2=0.98m/s2.
根据小滑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
F合=f=ma,f=μmg
μ=0.1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一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变为v,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 )
A.大于
| vt 2 |
| vt 2 |
参考答案: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图象的斜率也逐渐减小,由“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以看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于在相同时间内匀速度运动(如图虚线表示)的位移,而匀加速运动在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vt2,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大于vt2.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一辆正在匀加速行驶的汽车在5s内先后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 m的电线杆.它经过第2根时的速度为15 m/s,求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及行驶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2 m/s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