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题技巧《牛顿运动定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2 23:54: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如图所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各段时间相同,设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以判定
A.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
B.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
C.小球始终向前运动
D.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物体在奇数秒内,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偶数秒末速度为零,周而复始.做单向直线运动.
解答:由图:物体在奇数秒内,合力恒定不变,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力反向,由于惯性,物体仍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偶数秒末速度为零,周而复始.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物体在周期性外力作用运动,往往分析一个周期内物体的运动情况,再周期性重复.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一根轻弹簧悬挂一个物体,从弹簧处于原长位置将物体由静止释放,在物体向下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物体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
D.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分析物体释放过程中受力,根据胡克定律分析弹力如何变化,确定合力如何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如何变化.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分析物体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如何变化.
解答:A、B物体释放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弹簧向上的拉力,弹簧的拉力先小于重力,物体的合力向下,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不断减小;后来弹簧的拉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与速度反向,物体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AB错误.
C、D由于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知:物体的重力势能、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总和不变,随着物体向下运动,其重力势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则物体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力的角度,抓住弹簧的弹力可变性,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二是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系统能量的变化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A?物体质量?m1=10kg,B?物体质量m2=30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N/m.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使?B?物体缓慢地向墙壁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开始推动B物体时,推力为?250N
B.当B物体移动0.4m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0N
C.当B物体移动0.4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250N
D.当B物体移动0.4m时,整个系统由于摩擦共产生90J热量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分析:对B物体受力分析,通过受力平衡求出水平推力的大小,根据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形变量,从而得出A、B的相对位移,根据Q=f△x求出AB之间产生的热量,根据Q=fs求出地面产生的热量,从而求出总热量.
解答:ABC、运动时,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A对B的摩擦力,因为是缓慢移动,知F=μ(mAg+mBg)+μmAg=0.5×400+0.5×100N=250N,但开始运动时,推力需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一旦运动起来,推力大小等于250N.故A、B错误,C正确.
D、对A物体有:kx=μmAg,解得x=数学公式,则相对位移△x=0.4-0.2m=0.2m,则Q1=f△x=μmAg△x=0.5×100×0.2J=10J.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Q2=μ(mAg+μmBg)x′=200×0.4J=80J,所以整个系统由于摩擦共产生90J热量.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以及知道摩擦产生的热量公式.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赛龙舟时,每个运动员各拿着一个小木桨坐在船的两侧,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划水,使船在水中快速前进的动力是
A.人对船的摩擦力
B.人对木桨的作用力
C.木桨对水的作用力
D.水对木桨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目的问题是:“赛龙舟时,使船在水中快速前进的力是谁?”很明显,这里让我们进行分析、研究的对象即不是人,也不是木浆,而是船.按照力学原理,使对象克服阻力而前进的动力必须是作用在对象上的外来力(动力).换言之,对于本问题,重力等非接触力很明显不可能是这个外来力(动力).那就只有直接接触船体的外来施力的物体才有可能产生这个我们要找的那个外来力——使船在水中快速前进的力.现在请问:直接接触船体的外物体有几个?分别是谁?答案是:共两个.分别是:水和人.水对船产生的是浮力,其方向竖直向上,显然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外来力;人对船产生的是压力和静摩擦力,其中,压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上,也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外来动力,人对船产生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正好沿着船前进的方向,这正是我们要找的那个外来力——使船在水中快速前进的力.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质量为M的支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上面有轻质弹簧吊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压缩△L,然后放手,小球下落至加速度大小为a(a不等于零)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
A.(m+M)g
B.(m+M)g-ma
C.Mg+m(g+a)
D.Mg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分析:题中已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不知道加速度的方向,要分析向上和向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答:A、由题意,a≠0,对于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大小等于mg,方向向上,则对支架分析可知,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不可能等于(M+m)g,故A错误.
B、C、D设地面对支架的支持力为N,若加速度a向上时,由整体有:N-(m+M)g=ma,则得N=Mg+m(g+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Mg+m(g+a);
若加速度a向下时,由整体有:(m+M)g-N=ma,则得N=(M+m)g-ma,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M+m)g-ma;d在这种情况下,若a=g,则得N′=Mg.
故B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关键要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不同进行分析讨论,并能运用整体法进行求解,比较简便.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