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23:44:24
1、填空题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行周期5382s.若将其运行轨道近似为圆,则其离地面约为______km;实际运行轨道为椭圆,离地面最近200km,最远346.9km,则其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______m/s2.(g=9.8m/s2,地球半径6400km)
参考答案:根据GMm(R+h)2=m(R+h)(2πT)2
又GM=gR2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h=253.3km.
飞行器通过近地点时,加速度最大,则最大加速度a=GMr12=gR2r12=9.8×(6.4×106)2(2×105)2=9.19m/s2.
故答案为:253.3,9.19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
A.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
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
C.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D.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A、当卫星的速度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将脱离地球的束缚,到太阳系中绕太阳运动,故A正确;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所以A点的速度大于B点的速度,即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故B正确;
C、万有引力指向地心,从A到B的过程,位移的方向与万有引力的方向相反,故万有引力做负功,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a=GMr2,因为A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所以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和地球的同步卫星C的运动示意图,若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A<TB<TC
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
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B<vC
参考答案:A、卫星C为同步卫星,其周期与A物体的周期相等;对于BC,它们是两颗绕地球运行的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mR2=m(2πT)2R,得,周期:
T=2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发射通信卫星的常用方法是,先用火箭将卫星送入一近地椭圆轨道(近地点在地面附近,远地点在地球同步轨道处)运行,然后再适时开动星载火箭,将其送上与地球自转同步运行的轨道,那么
[? ]
A.变轨后瞬间与变轨前瞬间相比,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动能减小
B.变轨后瞬间与变轨前瞬间相比,卫星的机械能增大,动能增大
C.变轨后卫星运行速度一定比变轨前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要大
D.变轨后卫星运行速度一定比变轨前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小速度要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速度一定大于或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
B.在卫星中用弹簧测力计称一个物体的重力时读数为零
?
C.在卫星中,一个天平的两个盘上分别放上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天平平衡
?
D.在卫星中,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G,由此可得:v=
.由上述公式可知,环绕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所以卫星的速度一定是小于或等于第一宇宙速度,A错误.在人造卫星上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的弹力等于零,所以在人造卫星内的天平是不能测出物体的质量的,不论在两个盘上放多大质量的物体,天平都保持平衡,C正确.在人造卫星内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也是不行的,但用弹簧秤可以测拉力的大小,B正确.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在什么地方无关,所以人造卫星内,物体的质量不发生任何变化,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