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2 23:41:20
1、选择题 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的速度恰好是它着地时速度的一半,则h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设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有v2=2gH,下落位移为h时,速度为v/2,有(v/2)2=2gh,求得h=H/4,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飞机起飞时,其竖直方向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经20min达到最高点
B.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6000m
C.飞机经5min达到最高点
D.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4500m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分析:由速度图象看出,飞机在0-20min内速度均为正值,说明飞机一直竖直向上运动,20min到达最高点.根据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求出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
解答:A、C由图分析可知,飞机一直竖直向上运动,飞机经20min达到最高点.故A正确,C错误.
? B、D飞机飞行的最大高度等于梯形的“面积”,即有x==4500m.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速度图象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要培养读图能力,从“线”、“斜率”、“面积”、“截距”等数学知识理解其物理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的是近似计算法
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等效替代法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A中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是正确的;B中在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的是微元法;C中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是正确的;D中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了模型的方法,故AC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一物体在某一行星表面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连续的两个1s内,下降的高度分别为12m和20m,若该星球的半径为100km,则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为多少?
参考答案: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有△x=at2? ①
由于在连续的两个1s内,下降的高度分别为12m和20m,
由此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xt2=20-121×1m/s2=8m/s2? ②
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得
?GmMR2=mg′得出:g′=GMR2? ③
?GmMR2=m4π2RT2得出:T=2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
B.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不同质量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
D.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