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原子核的组成》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八)

时间:2019-07-02 23:39: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等的电荷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据此,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数为_____________,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4,-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简答题  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E1 =-13.6eV,普郎克常量h = 6.63×10-34J·s,氢原子在n = 4的激发态时,问:
(1)要使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
(2)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1)0.85eV
(2)12.75eV


本题解析:1)
使氢原子电离需要的最小能量E = 0.85eV
(2)从n = 4能级跃迁到n = 1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
△E = E4-E1 = 12.75eV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其中X是中子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
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
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3元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中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是质子,A错误;质量亏损为(2.0136+3.0150)u-(4.00151+1.008665)u="0.0184" u,释放能量为0.0184×931.5MeV约为17.9MeV,B正确;太阳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后成为偏振光,再通过第二个旋转的偏振片,在第二个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时最亮,在第二个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最暗,即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C错误;月光是太阳光的反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只能知道太阳的应该情况,D错误。答案B。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对于基态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能吸收10.2eV的光子
B.它能吸收11eV的光子
C.它能吸收14eV的光子
D.它能吸收具有11eV动能的电子的部分动能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注意到光子能量只能全部被吸收,而电子能量则可以部分被吸收。
10.2eV刚好是n=1、n=2的能极差,而11eV不是,由玻尔理论知A正确。基太氢原子也能吸收14eV的光子而电离,电离后自由电子动能为0.4eV。它也可吸收动能为11eV的电子的部分能量(10.2eV),剩余0.8eV仍为原来电子所有。所以应选ACD。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参考答案:B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由物理学史知,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CD正确,A错.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