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6:19:02
1、选择题  图示是原子核平均结合能随核子数的变化情况,此曲线也称为平均结合能曲线。下列关于该图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选择题  由图2可知:氘核在光子的冲撞下可分裂为质子和中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核的质量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
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
3、填空题  (2014?盐城三模)“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 X)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Y)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写出这种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生成的新核处于激发态,会向基态跃迁,辐射光子的频率为v,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X)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Y)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写出这种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生成的新核处于激发态,会向基态跃迁,辐射光子的频率为v,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4、选择题  太阳的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a,质子的质量为mp,电子的质量为me,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c表示光速。则太阳上2kg的氢核聚变成α粒子所放出能量为
[? ]
A.125(4mp-ma-2me)Nc2
B.250(4mp-ma-2me)Nc2
C.500(4mp-ma-2me)Nc2
D.1000(4mp-ma-2me)Nc2
5、实验题  
小题1:(1)放射性物质 Pb和
Pb和 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
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 Po→
Po→ Pb+X1
Pb+X1 Co→
Co→ Ni+X2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X2代表的是?.?
Ni+X2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X2代表的是?.?
小题2:(2)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 、
、 和
和 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
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 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轨迹上须标明是
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轨迹上须标明是 、
、 和
和 中的哪种射线)?
中的哪种射线)?
小题3:(3)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两极板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束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屏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在M1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屏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屏下方偏移,直到荧屏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的目的是什么?
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M1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B,使荧屏正中心处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②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同学们正确地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大小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大小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1、选择题  图示是原子核平均结合能随核子数的变化情况,此曲线也称为平均结合能曲线。下列关于该图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由图2可知:氘核在光子的冲撞下可分裂为质子和中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小于氘核的质量
B.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等于氘核的质量
C.氘核分解为质子和中子时要吸收能量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氘核时要吸收能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图可知,将氘核分解为质子、中子需吸收能量,由质能方程可知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2014?盐城三模)“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 X)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Y)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写出这种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生成的新核处于激发态,会向基态跃迁,辐射光子的频率为v,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X)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其内部的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Y)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且不带电,写出这种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    .生成的新核处于激发态,会向基态跃迁,辐射光子的频率为v,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此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
参考答案: ,
,
本题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通过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核反应过程中质量的亏损.
解:核反应方程为: .
.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hv=△mc2,则质量亏损为:△m= .
.
故答案为: ,
,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以及掌握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太阳的能量来自下面的反应:四个质子(氢核)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发射两个正电子和两个没有静止质量的中微子。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a,质子的质量为mp,电子的质量为me,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c表示光速。则太阳上2kg的氢核聚变成α粒子所放出能量为
[? ]
A.125(4mp-ma-2me)Nc2
B.250(4mp-ma-2me)Nc2
C.500(4mp-ma-2me)Nc2
D.1000(4mp-ma-2me)Nc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小题1:(1)放射性物质 Pb和
Pb和 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
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 Po→
Po→ Pb+X1
Pb+X1 Co→
Co→ Ni+X2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X2代表的是?.?
Ni+X2方程中的X1代表的是?,X2代表的是?.?
小题2:(2)如图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 、
、 和
和 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
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 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轨迹上须标明是
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或磁场B,在图(a)、? (b)中分别画出射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在所画轨迹上须标明是 、
、 和
和 中的哪种射线)?
中的哪种射线)?
小题3:(3)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首先在两极板M1M2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阴极射线管电源,发射的电子束从两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屏的正中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在M1M2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屏上的亮点逐渐向荧屏下方偏移,直到荧屏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U.请问本步骤的目的是什么?
C.保持步骤B中的电压U不变,对M1M2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B,使荧屏正中心处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②根据上述实验步骤 ,同学们正确地推算出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关系为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大小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比大小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1) He(或
He(或 粒子)
粒子) e(或
e(或 粒子)
粒子)
小题2:(2)其轨迹如下图所示(曲率半径不作要求,每种射线可只画一条轨迹)?
小题3:①B步骤的目的是使电子刚好落在正极板的近荧屏端边缘,利用已知量表达q/m.?
C步骤中要使亮点出现在荧屏中心,应使电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平衡,故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垂直电场方向向外).②他的说法不正确,电子的荷质比是由电子本身决定的,是电子的固有参数,与外加电压无关.?
本题解析:
小题1:(1)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1代表的是 He(或
He(或 粒子),X2代表的是
粒子),X2代表的是 e(或
e(或 粒子)
粒子)
小题2:解析见答案
小题3:解析见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