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6:18:21
1、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前两秒加速度为5m/s2
B.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参考答案:A、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a=△v△t=102m/s2=5m/s2,故A正确;
B、4s末物体的位移为4s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x=12×4×10m=20m,所以4s末物体没有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
C、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4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
D、由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且在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可知:8s末物体位移为0,又回到了出发点,故D错误.
故选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物体在第1秒末回到出发点
B.物体在第2秒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第1、3、5秒末物体的距出发点的位移最大
D.第2秒内和第5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方向不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v-t图象中,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A.1s末物体的速度为0,位移不为0,故A错误;
? B.由图象可知1至3s末,速度图象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都大于零,方向一直没有改变,故B错误;
? C.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知:第1、3、5秒末物体的距出发点的位移最大,故C正确;
? D.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2s内至5s内加速度都为正,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乙两物体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以下情况中,甲可以追上乙的是( )
A.甲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B.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1?m/s2
C.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
D.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1?m/s2
参考答案:当甲追上乙时,则有 x甲-x乙=100m,又x甲=v甲t+12a甲t2,x乙=v乙t+12a乙t2,联立得:(v甲t+12a甲t2)-(v乙t+12a乙t2)=100m
A、将数据代入得:(20t+12t2)-(10t+t2)=100,
整理得,12t2-10t+100=0…①
△=102-4×12×100<0,则知方程①无解,说明甲不能追上乙.故A错误.
B、将数据代入得:(10t+t2)-(30t+12t2)=100
整理得:12t2-20t-100=0
△=202-4×(-100)>0,则知方程①有解,说明甲能追上乙.故B正确.
C、将数据代入得:(30t+12t2)-(10t+t2)=100
整理得:-12t2+20t-100=0
△=202-4×(-12)×(-100)>0,则知方程①有解,说明甲能追上乙.故C正确.
D、将数据代入得:(10t+t2)-(20t+12t2)=100
整理得:12t2-10t-100=0
△=102-4×(-100)>0,则知方程①有解,说明甲能追上乙.故D正确.
故选B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9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一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40?km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最近
C.在前4小时内,两车相遇2次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图象知识可得出两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每段的加速度及任一时间段内的位移;则根据两物体的运动关系可判断各选项是否正确.
解答:解;? A、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汽车运动的位移,则可知,2小时内,甲车正向运动的22位移为x甲=×2×30km=30km;而乙车反向运动,其位移大小x乙=
×2×30km=30km;因两车相向运动,则2小时末时,两车还相距90-60=30km;故A错误
?B、2小时以后到4小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距离减小.故B错误
?C、前4小时内距离增加,不会相遇,故C错误.
?D、4小内甲车的总位移为120km;而乙车的总位移为-30km+60km=30km,即乙车的位移为正方向的30km,两车原来相距90km,4小时末时,甲车离出发点120km,而乙车离甲车的出发点90+30km=120km,故此时相遇,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1)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速 度的方向;(2)面积的正负表示物体位移的方向;(3)明确两物体的距离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的过程示意图帮助理解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离坡底10m的山坡上竖直地固定一长10m的直杆AO(即BO=AO=l0m),A端与坡底B间连有一钢绳,一穿心于钢绳上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钢绳无摩擦地滑下,如图所示,则小球在钢绳上滑行的时间为(取g=10m/s2)( ?)
A.
B.2 s
C.4s
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再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时间的大小.设∠OAB=α,对小球受力分析,
把重力分解为沿绳的mgcosα和垂直于绳的mgsinα,
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mgcosα,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cosα=ma,
所以下滑加速度为 a=gcosα,
AB长度 L=2?AOcosα=20cosα,
由位移公式可得:L=1/2at2
即 20cosα=1/2gcosα?t2
所以 t=2s.
故选B.
点评:由于不知道夹角的大小,不能求出加速度的具体的数值,但不妨碍求物体运动的时间的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