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弹力》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06:15: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实验题  某同学在应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获取一根纸带如图,但测量发现0、1两点距离远大于2mm,且0、1和1、2间有点漏打或没有显示出来,而其他所有打点都是清晰完整的,现在该同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2、3、4、5、6、7六个点到0点的长度hi(i="1.2." 3…6),再分别计算得到3、4、5、6四个点的速度vi和vi2(i=" 2." 3. 4. 5),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1)该同学求6号点速度的计算式是:?=?
(2)然后该同学将计算得到的四组(hi,vi2)数据在v2- h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将四个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所示的直线,请你回答:接下来他是如何判断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 ?(2)见解析


本题解析:(1) 6号点的速度为:5号点到7号点间的平均速度即
(2)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0点到任意i点有?
得到:??
关系是一条直线?斜率为2g
所以只要在直线上取相对较远两点,计算出斜率,与2g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即可。
点评:中等难度。本实验速度不能用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错误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弧形轨道的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现将一钢球从轨道的某一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钢球的平均落点距离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

(1)若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在误差范围内 满足=__________(用H、h表示),
则说明钢球从释放到落地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际上轨道是不光滑的,钢球下滑过程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已知测得钢球的质量为m,则钢球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为____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


参考答案:4(2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1)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  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 cm.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

②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m/s2.


参考答案:(1)2.706(或2.705 、2.707);? 5.015 (2)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②?;? 9.4


本题解析:螺旋测微器读数:主尺2.5mm,游标20.5*0.01mm,所以读数为2.705mm,游标卡尺的读法主尺50mm,游标3*0.05mm,所以读数为50.15mm即5.015cm。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且重物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图中存在明显错误。
根据可知,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该图像中斜率为重力加速度2倍,即重力加速度为9.4m/s2。
点评:此类题型考察基本仪器的使用,读图识别图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量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1)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
(2)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
(3)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F=0N)
(4)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C符合.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
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