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05:38:22
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用怎样的人工办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目前人类和平利用的核能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D.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半衰期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不论用怎样的人工办法都无法改变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选项A 正确;β粒子带负电,但β射线不是核外电子,而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选项B错误;目前人类和平利用的核能只有重核裂变,选项C 错误;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了枣糕式原子结构模型,选项D 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面关于β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高速电子流
B.β粒子是放射出来的原子内层电子
C.β粒子是从原子核中放射出来的
D.它的电离作用比较弱,但它的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
D.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参考答案:A、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正确.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故B错误;
C、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是因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无关,故C错误;
D、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故D正确;
E、相同速率情况下,质子流的动量大于电子流,根据λ=hP,可知质子流的波长比利用电子流小,衍射现象不明显,则有更高的分辨率,故E正确;
故选:AD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双选)
A.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长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C.汤姆生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D.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2)在如图所示的光滑水平面上,小明站在静止的小车上用力向右推静止的木箱,木箱最终以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已知木箱的质量为m,人与车的质量为2m,木箱运动一段时间后与竖直墙壁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反弹回来后被小明接住.求:
①推出木箱后小明和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②小明接住木箱后三者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1)BD;(2)①;②
本题解析:(1)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A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正确;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错误;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D正确;故选BD
⑵解:①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
解得 (1分)
②小明接木箱的过程中动量守恒 (2分)
解得 (1分)
考点:原子核、动量守恒定律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在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的实验基础α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α粒子穿越金箔后仍然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其较为合理的解决是
[? ]
A.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近
B.α粒子穿越金箔时距离原子核较远
C.α粒子穿越金箔时没有受到原子核的作用力
D.α粒子穿越金箔时受到原子与电子的作用力构成平衡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